灵域归途 第八章 心猿所向成大道(2/3)

“我们人族的炼体境分九重,依次是一重神采,二重劲道,三重招式,四重刚柔,五重神力,六重内壮,七重勇猛,八重通灵,九重不朽!”

“只需要将**修炼到第四重便可凝气,也就是说,人类的武者拥有**四重,便可以同时修炼炼体境和凝气境。”

“至于凝气境,人族各个门派因修炼的道法不一样,所以凝气境等级各不相同。我们玄清宗入门道法是《六道玄诀》,遂将凝气分五大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是入清、玉清、灵清、上清、太清,每个境界又分初、中、后三期,每次跃进都是修为的大突破。”

“据说只有玄清宗祖师爷的修为才抵达太清境界,如古籍所言,‘世受持智慧七品之人、从善功所得,自然衣食,飞行来去,逍遥欢乐,但死生之限不断,犹有寿命,人寿九万岁,遂称天人’。”

“他老人家闲云野鹤,参透天数,创立玄清宗,此后再没人见过他了。”

凌子桓听得异常兴奋,因为他记得在父亲的《巫族史纲》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又好像略有出入,于是眨了眨眼睛,问道:“大师兄的修为到哪一境界了?”

“说来惭愧啊,我修为还是玉清中期。不瞒师弟,我们金系的弟子修行算是玄清宗最差的,所以你更要苦心修炼,定要为金系扬眉吐气啊!”

姚致远心里明白,凌子桓矮小瘦弱,恐怕难以成大器,但面对这样一个初学者,还是避免直言才好。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分什么阶段。”

姚致远听后,有些吃惊,又不解地问道:“师弟为何这么说?”

“我觉得,两人相斗,彼此力量的差别悬殊并不能决定最后的成败,往往一个细节都可能会逆转局势,甚至以弱胜强,反败为胜。”

“如果这种所谓的阶段会影响战斗者的情绪,使之丧失了本有的理智和对局势的判断力,那么这个束缚修行中人思想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如果是我来……”

没等凌子桓说完,姚致远捂住了他的嘴,因为他猜到凌子桓接下来会说什么,“师弟,这种话可不能瞎说啊!这些门规法则都是玄清宗祖师爷所创,玄清宗有严令——凡对先灵有揣测、亵渎之心,当斩断经脉,逐出师门,永远不得复出。”

姚致远这么说只是想吓吓他,同时也是为小师弟的安危着想,可心中竟对这个刚拜入门下的少年刮目相看,他的想法虽然表面幼稚,却是别树一帜,实为难得。

凌子桓嘴角露出一闪而过的冷笑,后又无奈地撇了撇嘴。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接下来靠你自己了。”说完,姚致远转身离开。

待姚致远走后,凌子桓这才把目光转到这些粗大的树木上,只见有些树干上有手掌拳头击打过的痕迹,便微微一笑,了然于胸。

大地上的一切都笼罩在凄静的月光下,如时间卡壳一般寂静,只是间或传来一阵树叶摩挲的细碎声。

时间似乎从未这么安静过,又或许本就该是这般的安静……

凌子桓静静盘坐,身前一本《六道玄诀》,按书中所言,凭尽所能聚浑身之气息,学会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是道法修炼的入门速成法,也是道法修炼的基础,属道法五行地元功法的一部分。学好了真气运行法,打通了任督二脉,就可以进一步运转大小周天,进入道法修炼的入清境界。

如此,修炼者便能初步在身体内运转真气,但只是运转,而非真正掌握。能将真气通过肢体灌输出来,就到了道法修炼的玉清境界。

正当凌子桓聚精会神之时,余光骤然发现窗外似有人影掠过,满月下一闪即逝的暗黑投映在窗棂上,潮鸣电掣一般,显得异常诡异。

待他扭头看时,只有月色朦胧中树叶婆娑交织的斑驳,跳动的音符汇成清脆的沙沙声,给人一种恬静和舒适,可刚刚仿佛闪过的黑影……

凌子桓敲了敲脑袋,不再多想,可能是自己初学此真气运行法,稍有不适,产生幻觉也不是不可能。

不远处的树梢上,屹立着两身影,脚尖轻轻踏着树叶,月影满地,近乎柔美。

“蓟泽,现在你可满意了?”长袍男子字字吐出,说得尤其缓慢,语气中却隐隐有些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