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锋汉起 第三百一十三章开疆拓土(1/3)

收到武陵王司马遵入住东宫、代行天子职权的消息后,杨安玄立即派人前往建康恭贺,并送上贺礼。

司马遵以杨安玄首倡讨桓之功,任命杨安玄为辅国将军(三品)、雍州刺史,准许他讨伐附逆的梁州刺史桓希。

曹魏时将益州一分为二,八郡归益州,另外八郡属梁州。梁州八郡,分为汉中郡、巴郡、广汉郡、巴东郡、巴西郡、梓潼郡、涪陵郡和宕渠郡。

年初,桓玄以桓希代苻宏为梁州刺史,准备向益州用兵,结果益州刺史毛璩先行占据梓潼郡,进驻白帝城。

梁州治所在汉中郡南郑城,桓希到任之后,为防毛璩攻打汉中,在汉中、巴西、广汉三郡重兵防御。

接到朝庭的诏书后,杨安玄立即动身前往绥县与先行驻军于此傅弘之和朱龄石汇合。

之所以没有先动手,杨安玄考虑到梁州刺史桓希是桓玄的族人,便梁州各郡的太守却不见得忠心拥戴桓玄。

如今桓玄兵败,明眼人皆知其不过是垂死挣扎,这些太守们有多少肯定已经灭亡的桓楚王朝卖命。

当初取雍州的时候,以朝庭诏书开路,一路顺畅直至襄阳城下,如今取梁州不妨照单抓药。

杨安玄还有深一层的考虑,他不仅要占领梁州,更想在梁州立稳脚。梁州地处汉中,易守难攻,东与雍、荆接壤,北则可攻长安,南面直下益、宁,是兵家必争之地。

祖父杨亮曾任梁州刺史,父亲杨佺期曾屯守成固城,对杨安玄来说梁州是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当地百姓对杨家亦有好感。

不战屈人之兵为上,若能和平占领梁州,仿照雍州推行仁政,杨安玄相信不用几年便可尽收梁州百姓之心,届时北上攻秦或者东进取荆、南下攻益都十分方便。

绥阳,地处新城郡东北,与荆州建平郡接壤,杨安玄与傅弘之、朱龄石商议后,决定避实就虚,先取巴东、巴西两郡。

巴东郡治所鱼复城,太守柳约之接到杨安玄派人送来的信,信中告知朝庭命他收复梁州,让他顺应天命,迎接朝庭大军到来。

柳约之不满桓玄篡逆,年前奉益州刺史毛璩之命攻打桓希,实际上巴东郡不听从桓希调遣,而是遵从益州刺史毛璩指挥。

毛璩是以晋室的名义指挥柳约之,如今杨安玄奉朝庭承制收梁州,柳约之考虑再三,在杨安玄兵临鱼复城时开城相迎。

杨安玄让大军驻扎在城外,仅带了朱龄石孤身入城,柳约之被杨安玄的诚意打动,设宴款待杨安玄。

席间,柳约之说好友涪陵太守文处茂亦忠心朝庭,若知杨刺史奉诏前来收复梁州,必然奉诏而行。五日后,文处茂回信,愿遵诏讨桓。

此时,桓希和毛璩都收到了杨安玄进军梁州,收服巴东和涪陵两郡,正举兵前往宕渠郡宣汉城。

桓希急命宕渠太守郭法增援宣汉,据城而守,又在汉中、巴西两郡大举募军,准备困住雍州兵马。

毛璩早视梁州为囊中之物,年初已经占据梓潼郡。桓玄兵败,毛璩稳坐钓鱼台,只等朝庭兵马收复江陵,他便顺手接手梁州。

哪料杨安玄异军突起,连下巴东、涪陵两郡,毛璩岂甘让杨安玄轻易摘果,急命建平太守罗述北上攻打汉中,征虏司马甄季之率军取广汉郡。

杨安玄兵至宣汉城,见城门紧闭,防备森严。此行仅有五千兵马,杨安玄思忖难以强攻,即便能攻下宣汉城也会损兵折将,桓希、毛璩虎视在侧,保全实力为上,决定转道南下取巴郡。

巴郡太守王琰相继收到梁州刺史桓希、益州刺史毛璩以及雍州刺史杨安玄发来的公文,看着摆着在案几上的三份公文,王琰苦笑不已。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无论接受哪家都必然受到另外两家的攻击,王琰手扶额头,对着身旁的司马贾涛道:“两大之间难为小,哪家军队先到江州便迎谁入城吧。”

桓希在汉中率军迎战罗述,而甄季之在广汉也遭到了阻击,雍州军比较幸运地长驱直入到达江州,王琰开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