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吴小佛爷决定去死 第224章 坐在尸体堆听胖爷讲野史(1/2)

这个与外表半点不相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犹未可知。

吴峫只记得那时小花儿拿起他倒扣在桌上的书看了一眼便犀利吐槽,能起这名儿的人,不是色盲就是和黑瞎子一样眼神儿不行。

小三爷缩在角落里装隐形人哪敢吭声,毕竟欠了三百亿一个不小心就要撞到心情极差的解老板枪口上白捡一顿骂。

这种福气只有他亲爱的师父才消受得起。

只是,山海经里的东西,十有九成九都已经在这世间找不到任何踪迹成为一个过去的代名词,难不成胖子是想说,这阴阳伏魂宝镜所用的材料,就是尸山所产的苍玉?

历经无数年,流传至今?这有可能吗?

但转瞬间他又回过神来,什么材质,是否是苍玉所制,又流传了多久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故事以及能带来的实际作用。

吴峫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由自主的想太多。

可也幸好如此,虽然活的艰难,起码也是活着。

小三爷的所思所想也不过是一念之间,随后耳边便传来胖子浑厚的嗓音,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支专门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被称为阴阳家,他们把阴和阳看做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这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但此时,阴阳家在世人眼中,还只是道教衍生的支脉,并没有人将他们当做独立的数术思想。”

“直到阴阳家出现了一个名叫邹衍的齐国人,他自称在游历山水之时,误入传说中的尸山遭怨灵恶魂索命,不料被路过的仙人所救得仙人抚顶倾囊相授,赐以宝镜护身。”

“众人自是半信半疑,但随即邹衍就拿出了一面精美异常上绘祥瑞五灵的黑红色器物,那器物在人们的注视下,散发着阵阵霞光,被那氤氲的仙光扫中,灵魂都好似要立马原地飞升一般。

“此事之后,阴阳家和邹衍的名号相连,声名鹊起传遍中原一时风头无俩,被齐国国君奉为上宾一跃成为与法家、儒家、纵横家、墨家平分春色的流派。那器物也因阴阳家而名声大噪,被称为阴阳伏魂宝镜。”

胖子抑扬顿挫间,讲的绘声绘色。

吴小佛爷把玩着宝镜听的认真,只是看着讲故事的人冷不丁便觉得,连晦涩的野史都讲的这么引人入胜,讲起格林童话一定会是个合格的奶爸。

“但好景不长,秦王强势扫**一定天下扫除异己,许多学派因此覆灭,在这个过程中,秦王得到了许多他国秘宝,其中就有阴阳伏魂宝镜,这面镜子伴随的仙人传说让二十多岁就开始迷恋炼丹的始皇帝如获至宝,常常伴寝而眠,但试了无数种办法,始终不得要领,无法从这枚宝镜上获得任何帮助。”

“他渐渐歇了心思,开始致力于海外求仙,这面镜子便被搁置在秦国国库中无人问津。直到秦皇宫灭亡,霸王乌江自刎,天下落到了刘邦手里,改姓了汉。”

“秦皇宫的宝物全数充进了汉朝的国库,这面镜子也亦然。阴阳伏魂宝镜的故事,几乎吸引了每一代的帝王,可无论他们怎么钻研,都没能从这面镜子中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

“及至汉武帝时期,19岁的霍去病升任骠骑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陆军总司令,又在此之后歼灭招降匈奴十万余人,夺取匈奴祭天圣物直取祁连山,这让汉武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他称赞年少的西汉战神,有此猛将何愁匈奴不灭并将这枚阴阳伏魂宝镜私下赏赐给了他。”

“并告诉他,愿宝器能洗涤你周身缠绕的丧家冤魂免你受残魂恶念侵扰。刘彻那时正值壮年,私心里当然希望这一员猛将能够长长久久的为大汉效力,更别说这孩子还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因此这番举动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慈爱,去庙里求平安符以保佑孩子万邪不侵平安康健。即便那种几率只有渺茫的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