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仿制震天雷(1/2)

刘衍此番前往灵山卫和即墨营拜见上官,可谓是收获颇丰,不但收获了大批的铁料、火药等物资,带走了五十户匠户人口,而且还获得了一批铠甲兵备,虽然这些铠甲的样式与现在夏河寨新军装备的全身甲不太一样,可是这也不影响大局,回去之后让徐乐带人改造一下就可以了。

此外最让刘衍高兴的是,从灵山卫带回来的兵备中,还有震天雷这个大杀器。

刘衍得到的震天雷其实就是后世手雷的原型,这种火药武器最早出现在北宋后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大明朝已经基本定型,有不小的杀伤力了。

此时大明的震天雷身粗口小内盛火药,外壳以生铁包裹,上安引信,士兵在使用的时候会根据目标的远近,来决定引线的长短,以此来计算引爆的时间。

震天雷在引爆之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并打穿铁甲;同时还可以在内中填装一些铁定、碎瓷片等物,以便加大杀伤力。

明军中装备的震天雷普遍有两种:一种是用时由投石机发射,射至远处爆炸;而另一种则是由士兵投掷爆炸。

比如明军在守城的时候从城墙上向下面投掷的震天雷,就属于第二种,效果相当于后世的手榴弹。

刘衍这次得到的震天雷就是后者,通体大小约十斤左右,想要投掷的话,距离会很近,力气大的士兵也就投掷个十来米而已,在战场上的效果不大,主要还是用于守城。

不过刘衍有信心可以将这种震天雷缩小化,那就是用颗粒化火药代替此时使用的普通火药。不过现在颗粒化火药的事情还没有提上议程,刘衍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震天雷缩小化的改进计划也会稍后进行,现在还是以仿制为主,先打造一些放在各处军堡,用于守城。

刘衍和许铭一众并没有直接返回夏河寨前千户所,而是策马来到王家庄。

管队官陈勋提前得到骑兵总快马送来的消息,于是便率领百户岳明、管屯官张耒、主事谭晓大、主事徐乐、医政官鲍学镇、文案主管赵民一众出城迎接。

刘衍一众来到城门口,大笑着翻身下马,与众人热情打招呼,许铭也笑哈哈的和陈勋拥抱见礼。

看着一众熟悉的脸庞,刘衍心中热乎乎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里便是自己的退路,也是自己征战天下的底气所在。

“大人天气寒冷,咱们进去说吧。”

“好!”

众人进城,来到了百户官厅,刘衍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上首,陈勋和许铭分坐左右,其余众人依次落座。

刘衍先是跟众人寒暄了一阵,然后便命许铭拿出震天雷,交给众人传阅。

“这是……,震天雷!”

谭晓大顿时惊呼道:“此物一般只有在卫城以上的地方才有,大人是从何处得到的?”

刘衍便将自己前往灵山卫的经过挑选重要的说了一下,然后对谭晓大问道:“此物火器督造处可否仿造?”

谭晓大点了点头,说道:“要仿造震天雷其实并不困难,这震天雷的名号属下也听说过,可是现在官军之中装备的震天雷都是十几斤重的铁疙瘩,投掷不了多远,除了在守城的时候有些用处,野战之时只能炸了自己人,没什么大用的!”

刘衍知道谭晓大所说的是实话,但这不能说明震天雷是没有用的火器,只能说明此时明军制造震天雷的工艺还不够精良,以至于制造出来的震天雷体积过大、威力太小,所以才会如此鸡肋。

在穿越之前,刘衍曾经看过一些史料:

早在北宋开宝八年的时候,宋朝在攻灭南唐时便使用了霹雳火炮,这就是一种最为原始的震天雷。

北宋在当时的建康府、江陵府等城市建立了火药制坊,制造了叫做火药窑子作的火器。

这时的弹丸已可爆炸,声如霹雳,故称之霹雳炮。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守将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后《金史》记载:金天兴元年,赤盏合喜守汴京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这恐怕就是关于震天雷用于实战的最早记载了。

刘衍说道:“谭主事,震天雷早在宋时便已经用于实战,堪称是野战利器,咱们夏河寨也必须装备!”

“可是……”

刘衍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了谭晓大的话,继续说道:“谭主事,官军装备的震天雷之所以体积大、威力小,那是因为官军使用的火药不及咱么夏河寨的优良,使用的生铁也没有咱们火器督造处炼制的生铁出色!”

“而且等过一段时间,我还会交给你们一种威力更大的火药,这都是后话。有了咱们火器督造处自己生产的优质生铁和这种更厉害的火药,一定可以打造出体积更小、威力更大的震天雷!我相信,咱们火器督造处打造的震天雷光凭各总将士野战投掷便可以杀敌,到时候绝对是战场利器!”

听了刘衍的话,谭晓大也是心中有底,不再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