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第三百四十四章 出使西洋(1/2)

x,最快更新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

第347章 出使西洋

李之藻也很奇怪皇帝为何会突然下令修撰历法,特别还允许汤若望等人也参与进来。

不过不管如何,既然皇帝允许那就最好不过了,他本就对朝廷历法不满,这次不仅可以借助修订历法,更可以让皇帝见识下西洋天文、算术等知识。

“此事不可当真,难道是徐光启劝皇帝这么做的吗?”

听见汤若望的询问,李之藻也摇摇头,他猜测有这个可能。

“您请放心,此事千真万确,不敢有假。不过是否徐尚书劝说那就不清楚了。消息刚刚传来,我就来找你们了。还没有跟徐光启沟通呢,不过他接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会第一时间赶来,到时候自然知晓了。”

汤若望闻言点点头,这个结果让他既惊喜又意外,看来皇帝已经知道他们的优势了,想着他便转身望向阳玛诺。

“阳玛诺教士,看来要召集在京的教士开会了,这是我们获得明国皇帝信任与支持的大好机会,也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只要这次做好,我们就可以趁机向明国皇帝提出重新传教的要求,到时候我想他定会答应我们的。”

阳玛诺也露出坚定的眼神,他刚才也从李之藻的话中听到了希冀,能够重新传教的希望。

“确实,我看不仅仅要召集教士开会,还要向澳门去信,请求那边的金尼阁教士前来帮忙,他本就对天文、算术方面十分了解,如果他来定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同时让他顺道把从欧罗巴运过来的七千多本书籍全部运至京城,好让大明皇帝看到我们的诚意。”

李之藻闻言也觉得甚有道理,立刻对二人拱手道:

“那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召集在京的教士来此开会,徐光启也应该快到了,到时候晚上一起商议此事。”

汤若望随即点点头,就让李之藻去办了。经过这么一出,二人的谈话兴致也全然没有了。

“汤若望教士,你刚才说找我要讨论事情,不知是何事?”

“此事不急,等待会儿议事时,我再提出来看一下众人的看法。”

阳玛诺见汤若望如此也不再坚持,也躬身表示同意。

很快整个京师同文馆就变得热闹起来,这段时间来京城的教士一共有五人,他们本就大多在京师同文馆内工作,召集起来也比较容易,很快接到消息的徐光启、孙元化二人也赶来商议此事。

“我一接到消息就过来了,不知道陛下为何如此做,但无论如何对于我教都是一件大好事。陛下也下诏让我明日便进宫面圣,估计就是商讨历法之事。”

徐光启这么一说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原本以为是徐光启的建议,没想到徐光启也不知情。这也让他们不禁怀疑,难道真的是皇帝的一时兴起嘛。

“至于是何原因,明日我去打探一下自然就知道了。现在应该商议如何修订历法,等我明日进宫建言,让皇帝允许我跟振之(李之藻的字)多带一些教士参与到编撰历法中来,这样进度更快,陛下也定会同意。”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他们也觉得此事还需趁热打铁的好。

“伱这话说的有理,应该尽早获取陛下信任。不过我之前刚刚接到澳门的消息,说有商船要前往经果阿,绕过好望角前往里斯本。

我想着这正好是拉近明国与教皇关系的机会,我看皇帝也对欧罗巴各国十分感兴趣。不如让他派使者跟随商船前往里斯本,正好跟教皇见面,也可以趁此时机游历欧罗巴各国。”

徐光启跟孙元化等人闻言眼前一亮,心想这不正是一个机会嘛。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朝廷对于欧罗巴的认识都来自教士,认识难免有些偏颇。如果能够亲自出去去看一看,定会丰富对于欧罗巴的认识。

“如此甚好,我大力支持。如果明国皇帝能派使者前往欧洲,这不正好说明我们在东方的传教工作有了效果嘛,教皇也会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阳玛诺见状立刻出言赞成起来,其他几个传教士见状也纷纷同意。阳玛诺说的是,如果成行,定会是他们在东方传教成功的一个例证。

“那我明日进宫就向陛下进言,他对于这种事情甚是感兴趣,这么一说定会欣然同意。只是我听说从澳门前往里斯本路途遥远,如果前往需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回怕多则两三年,愿意去的人会很少。”

“这个不必担忧,朝廷这么大,自会自告奋勇者。加之李唐时期玄奘等人为了求法前往天竺,李泌为了对抗吐蕃也派人前往大食,现今两广福建一带下南洋的人比比皆是,根本不用担心没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