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毛熊当军火贩,大帝请我出山 第二章 混出个人样(1/2)

陈宇当然不想再吃半年的方便面,那种闻到味儿就犯恶心的感觉让他不寒而栗。

而且上辈子光顾着消灭这些东西了,没察觉这玩意儿还是临期食品。

得想个办法给它销了,不然粮所那50万元的亏空非得要陈卫东挨批。

这时候粮站粮所就是垄断单位,包产到户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也跟着提高,多余的粮食只能卖到粮站去。

但粮站向来是打白条收购,也就是啥时候有钱,啥时候给农民。

这500吨粮食涉及到50万元的白条,在月均工资两百出头的90年代可不是一点半点。

要是补不上这笔钱,那就叫亏空!

前世陈宇不太记事儿,只知道最后是老姑夫唐子贵帮忙摆平的。

老姑夫唐子贵是团级干部转业,现任辽省粮食储备局长。

民以食为天,这年头,手里拿着枪也不如拿着粮食啊。

所以唐子贵可谓是人脉广泛、手握重权,在省委里有很大的话语权。

陈宇不想吃半年的过期食品,但这时候也不能厚着脸皮去找老姑夫。

他在想,有没有好办法把这500万包方便面给销掉,最好还能大赚一笔补上陈卫东的亏空!

“爸,年初粮食出库的批条还在吗?我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东西给它销掉。”

陈宇殷切地看着陈卫东,这时候粮票还没有取消,不管个人还是单位购入大量粮食都要批条。

陈卫东抬起头,和张兰面面相觑后狐疑地看着陈宇,

“小宇,批条我肯定是保存晚好,但一个小年轻要它干啥?”

“你还想给它销掉?小宇,你知道那一仓库的方便面有多少吗?连着包装纸箱,得有三四百吨!运输的火车皮都得要10多个!”

“再说了,谁败家玩意买这快过期的东西回去吃啊!”

张兰没好气地看了这爷俩一眼。

而陈卫东也还真是心大,说着说着竟然把批条掏了出来。

陈宇接过粮所批条,现在他就是福满多食品厂的债主了,而后对着爸妈说道:

“爸妈,现在食品厂的钱收不回来,粮所的亏空就补不上,还得连累大家吃半年的方便面。所以还不如让我试试倒腾过去。”

陈卫东听到“倒腾过去”时眉宇紧蹙,生在东北他自然知道这啥意思。

从80年代末开始,东北大小倒爷可不少,凭着自己嗅觉灵敏,经验人脉,经常在华、苏两国边境蹿,赚的钱着实不少。

但这事儿性质不好,他还是希望儿子接班上岗,安安稳稳过日子。

张兰也感觉陈宇异想天开,倒腾食品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再说你一个小年轻人生地不熟的哪里知道销路!

陈宇心说,给他们解释改革开放的大道理也不行,直接晃了晃手里的批条,意思是怎么解决亏空?

这下一家人都不说话了,最后还是陈卫东问道:

“那小宇你找好销路了吗?怎么把十几个火车皮的东西运过去呢?”

张兰也瞪眼看着他,今天这小子要说不出个所以然,他还是老老实实准备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