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调教朱雄英,老朱泪崩 第三十五章 我是条咸鱼,逼疯朱元璋!(1/2)

而朱行却是在继续说道:“还是那句话,银子这东西,得流通起来,才能盘活经济。”

“琉璃产业做大,是会虹吸周围人口不错,但别忘了,他们的家眷还在老家呢。”

“他们赚到钱后,还是得带回去,养活老婆孩子。”

“于是有了需求,就有了供给,到时候外地的经济,也会因此而流通起来,况且……”

说到这里,朱桁微微一笑说道:“周边地方,可能是会出现产业集群的。”

“产业集群?”

朱元璋顿时一愣,面露疑惑之色:“那是什么意思?”

“我造琉璃需要优质的砂子,长石等物啊,一旦本地经济发展起来,人力成本提高,那我从外地运来砂石会更合算的。”

“于是周边地方,就必然是会出现给我供应砂石的产业,我制造出琉璃得卖出去吧?运河成本最低,恰好周边的江宁县航运发达,野得靠他们运输……”

“久而久之,此地连同周围几个地方,就会围绕着琉璃业,各自发展出各行各业,各地经济绝对比以前要好啊。”

“然后还有产业链的概念,不过这个就复杂了……”

说到这里。

朱行却是有些奇怪的发现。

这位黄老爷竟是面露深思之色,不只是他,连他周围几个人,也都是在那沉思思索着什么……

有这个必要吗?

这玩意儿可是牵扯到国之大政,沉闷的很啊。

身为社会大哥,不应该大金链子小手表,搂着个扒蒜小妹,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吗?

还是说明朝的社会大哥就是这么关心国家大事?

而此刻。

朱元璋却是思索半晌后,心头渐渐恍然,犹如是拨云见雾。

一下子就想通了!

朱行的话过于新奇,不同于儒家传统的治国之道。

却一下给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朱元璋瞬间将他前面讲的东西,前后联系在一起

“这么说来,这琉璃产业还有安定天下的作用!”

“那些失地农民,哪怕不能种地,也有了一条活命路子,而且收入比种地更高!”

“甚至反过来说。”

“地主们知道佃户有了后路,也就不敢剥削过甚,否则这些农户,就可能会放弃土地,转而进入工坊当工人!”

“那这琉璃工坊的意义,可就不仅仅只是赚钱啊!”

一言落下。

李善长,朱标等人都是心头一惊。

这么一说,琉璃工坊的意义可就更高了。

在皇帝眼中。

跟天下安定比起来,赚钱又算什么?

只要百姓们能安定生活,不造反,那真是让朱元璋干什么都行!

“诶不是,咱们话题是不是跑偏了啊?”

此时,朱行却是听得一脸懵逼。

有必要这么忧国忧民的吗?

咱们不是聊赚钱的事吗?

怎么一下飞速转到天下安定上了。

车速太快,差点闪了朱行的腰……

“不过信口一说……”朱元璋却是笑了笑,有些感慨的说道:“乱世经历的多了,实在是怕了。”

“唯恐一不小心又陷入到乱世,所以想多了点,勿怪。”

“哦……我懂我懂。”

朱行恍然大悟,ptsd啊。

在乱世中,经历的凄惨之事太多,是会有这种应激反应……

简称吓怕了。

他同情的看了朱元璋一眼:“您经历也很坎坷嘛。”

“是啊……”

朱元璋看向朱行的目光之中,也是多了几分感慨之色。

这小子,说话实在是很有见地,而且别具一格,说的都是前人未有之论。

这可比自己跟李善长等人,讨论半天治国之策,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