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剧本不在我手里 第47章 散播“谣言”(2/2)

一些民众比较谨慎,秉持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想法,开始收拾家当,别人看着有人收拾东西了,就跟风收拾了。

更有一些人,早早的去山上占山洞的位置了。

一传十,十传百,等到第十天,除了一些实在不信传言的人,大部分都锁好院子,住在山洞里了。

这些日子,每天都是间或下场大雨,但还是有雨停的时候,越往后,下雨的时间就越久,雨停的时候就越短。

——————

某个村子的山洞口,村长边抽着烟,边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等着出去查看水位的队伍回来。

问旁边坐着的大儿子:“神算子说,这雨,会下多久来着?”

大儿子恭敬的说:“十五日。”

村长:“这是第几日了?”

大儿子:“第十三日。”

“这雨,今天下了多久的时辰了?”村长已经年近古稀,头发已经花白了。

“我一直看着呢,下了六个时辰,一直没停,雨势也没变小。”已经是中年的男人,对着自己父亲,说话语气特别尊敬。

毕竟,这可不仅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人。

他父亲活了这么大岁数,自小就有贤能之名,后来又能观天象,带领十里八乡的乡亲躲过了三四次洪灾。

备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尊敬与爱戴。

只是,今年父亲还没有察觉到天象有异,就有传言即将有洪灾。自己与兄弟们一开始都在骂,有小人故意造谣,不安好心。

可父亲却是认真的看了半天的天象,然后说:“吩咐下去,都准备好行李,到山上躲一躲。”

于是,自己骂人的话还没传出去,自己家就成了第一批去山上占山洞的人家。

很多人家,将自家当成风向标,也就急急忙忙搬东西上山了。

哗啦啦,由二弟带头,去查看水位的队伍回来了,前几日,还能淡定的摘下斗笠和蓑衣,将水甩干,才过来和父亲说话。

这次,一行人还没摘斗笠蓑衣呢!就忙七嘴八舌的开口了,

“村长,村子都被淹了”

“不只是庄稼被淹,大部分的房屋,都被水泡了一半”

“我远远看见,我家猪圈里的猪,都被冲走了”

……

等到声音变小了,村长才慢悠悠的开口:“让你们去看水位呢!”

二儿子这才开口,“以往每次洪灾,最多1尺多深,现在就已经是2尺深了。”

村长和队伍的其他人说:“你们都辛苦了,先回去休息。”

等人都走完了,村长对着摘下蓑衣,正在细细清理着水渍的二儿子说:“三日后,你和一些人去城里看看,要是能进城,就去粮店看看粮价涨了多少。

要是城门没开……,没事,城门没开就快点回来。”

二儿子应:“是”。

——————

三日后,二儿子带回来消息:“父亲,咱们县城的门就没开。

已经有一些灾民等在城门口了,希望能进去买粮食、买药材。”

村长垂下浑浊的眼眸,努力掩盖着失望。对身边的大儿子说:“老大,你当初打探的,收容所的来历,再细细的和我说一遍。”

在山中避雨的日子,父亲每天都要问一遍收容所的来历,大儿子再次不厌其烦的说:

“据说,那收容所,是靖阳郡主以自己女儿的名义开设的,说是,自己的女儿天生病弱,于是广积善缘,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靖阳郡主所辖封地,阳平郡就有二十多个收容所。每天都有食物,虽然吃不饱,但也不用乞讨,因为这个收容所,阳平郡就没有乞丐。

一些长途跋涉外出的穷苦人家,若是求上门,也能借宿几天。

他们还为有劳动力的青壮年安排去处,会给他们一点田地,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村长又细细听了一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说:“收拾东西,咱们去,收容所。

阳平郡的收容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