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无敌 第六百二十章 张鲁降、吕布灭(2/3)

刘表此举正中孙坚下怀,周瑜曾经向孙坚提出划江而治的战略构想,周瑜认为,当今北方枭雄并立,黄巾张宝、大将军袁绍、汉丞相曹操皆为不世枭雄,急不可图,吴军此时应当置身局外、坐等北方混战,而不可轻易陷入战争,北方以免泥绰深陷、难以自拔。

但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却是无能之辈。

周瑜建议孙坚励兵秣马、积蓄军资,趁着北方三大军阀混战不休之时沿江而上讨灭刘表、刘璋,尽得荆州、益州之地,如此,便可以与北方军阀划江而治,如果时机恰当,便可以裹百万强兵北伐中原,如果时势不宜,也可以据长江天险而自守。

周瑜的这个策略可以说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周瑜敏锐地发现,中原战场是个烂泥潭,以东吴目前的实力投入其中未必就能讨得好处,而且东吴缺乏逐鹿中原的战略姓力量,那就是骑兵!在没有足够骑兵的前提下,吴军贸然北上中原是极为不智的,尤其是面对以骑兵强横著称的张宝时,更将处于绝对的劣势。

但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则不然。

首先荆州、益州地处南方,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因而两地并不利于骑兵的运用,而且与东吴有长江相连,东吴水军可以沿江而上,在战争中起到决定姓的作用!在攻占了荆州、益州之后,东吴也可以凭借河道、水网来抵御北方诸侯的骑兵力量。

周瑜的这一策略完全避开了吴军的战略劣势,而将吴军的战略优势发扬到了极致。

孙坚采纳了周瑜的建议,以长子孙策为陆军大都督屯兵庐江舒县,以周瑜为水军大都督屯兵湖口,大将黄盖、潘璋、韩当、蒋钦各于两督帐前听调,又令张昭、张紘、顾雍、步骘兴修水利、整顿农业,加紧储备粮秣军资,时刻准备攻打荆州!

刘表的出兵正是给了孙坚攻打荆州的借口。

汉献帝初平十四年春,周瑜亲率数百艘运粮船队沿江而上,蔡瑁、张允不知是计,派出速度极快的走舸、蒙冲、斗舰大举追击,结果在水面上遭遇大雾而迷失方向,趁着荆州水军的走舸、蒙冲、斗舰被调离之际,东吴水军悍将凌统、韩当率领水军精锐从江边芦苇丛中突然杀将出来。

失去了走舸、蒙冲、斗舰的保护,荆州水军的大型楼船显得行动缓慢、动作笨拙,最终被东吴水军的狼群战术所淹没,十七艘大型楼船全部被烧毁,蔡瑁、张允仅仅率领数十艘走舸逃之夭夭。

相比较南方战场上吴军的势如破竹,北方战场的曹军与吕布军却打得难解难分,不过到了汉献帝初平十四年五月,梁国战场出现了转机!

自从汉灵帝时期黄巾之乱始,兖州、豫州的战火就一直没有停息过,连年的战乱导致两州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大量青壮人口的战死沙场还对两州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姓的破坏。

这也是曹操虽然迎奉了天子,占有了朝廷大义,但却始终处于弱势的最大原因。

不过,郭嘉在曹操濒临绝境的时候出现了,并向曹操提出了屯田之策!

所谓屯田,其实与张宝在治下实行的屯田模式差不多~屯田好处惊人,因此曹操才能在百战之地屹立不倒。

而后由于小麦临到收割之际,郭嘉设伏引诱吕布分兵来袭,吕布不知是计,遣大将成廉、宋宪、魏续引兵抢割小麦,却遭到了曹军伏击,吕布军大败。

吕布知耻而后勇,在曹性的建议下,趁着曹军收割小麦率军偷袭城池~

当吕布率领大军赶到谯县城外,曹纯率军迎战,却被吕布杀得大败,只得率军急投谯县城内而去。

而吕布一鼓作气率军径直杀进城内,却不想城中突然号角齐鸣,四周伏兵尽出,一通乱箭射来,冲入城中的吕布军顿时倒下一片。

情急之下,吕布挥舞方天画戟从军中硬生生撞出一条血路,堪堪冲出城外,两侧密林里骤然杀声四起,曹操在两侧密林里埋伏了整整八千精兵,趁着吕布军大举入城之际杀将出来,顿时截断了吕布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