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第46章 御前对(2/3)

陈霸先快速看完,传下口谕:侯胜北、荀法尚二人留下,其余人等可以退去。

还没完啊,侯胜北看向荀法尚,发现对方也在看着自己。

两人相视一笑,好奇彼此究竟写了些什么。

……

国子学的其他生员行礼参拜退下,片刻之后,陈霸先君臣一行移驾太极东堂。

太极殿的东堂是至尊与宰辅政治决策的重要场所,也是宴赏大臣、讲论学术与询问政治的场所。相对的西堂为即安之地,至尊休息的场所。

看来还是不能放松啊。

陈霸先步下丹墀,来到身高和自己相若的二个年轻人面前。

只见一个英气勃勃,一个温文儒雅,都充满了青春活力,他轻轻叹了口气。

陈霸先的脸色已经掩盖不住病态的青灰,嘴唇泛青紫,不过精神状态还好。(注1)

他看着二人微笑道:“你们两个,对于形势的分析倒也罢了。关于今后方策,不约而同地都强调了江州的重要性,先定江州、再取湘州,然后稳定内部,到这一步还是意见一致。”

“之后就出现了分歧,一个说要联周攻齐,夺取两淮,北上青州。一个说要联齐攻周,中取荆襄,西进巴蜀。”

“朕觉得文中意犹未尽,你们不妨再展开深入议论一番,也让众位大臣听上一听。”

侯胜北和荀法尚又对视一眼,原来是要再让我们辩论啊,暗暗思考怎么论述观点。

只听陈霸先说道:“议论须得有个章程。天时且不可知,就按前例、大势、地利、人和、军争的几个角度,尔等分别论之吧。”

除了几名阅卷官之外,丹阳尹侯安都也在场,荀朗则是跟随临川王陈蒨镇守南皖不在。

其他还有左卫将军胡颖、侍中、忠武将军杜棱、中领军陈拟、尚书左丞徐陵、尚书右丞谢岐、各部尚书、国子祭酒周弘正、国子博士顾越、郑灼等人。

军部、辅政、学宫的各位大佬都在场。

侯胜北本来是胆大包天的,可看到阿父面无表情地站在人群之中,不禁有些畏缩,想起了年少时被考较课业的场景,反应有些迟缓。

荀法尚率先开口:“荆州入蜀,远有汉光武吴汉攻公孙述,中有蜀汉昭烈刘备取刘璋,近有桓温伐成汉;北取荆襄则有关羽攻曹魏,桓宣攻后赵的战例。”

侯胜北后发应道:“北伐两淮的战例数不胜数。只论成功得手的,这两百年来,远有祖逖战后赵,中有谢玄伐前秦,近有刘裕北灭南燕,五十年前更有韦睿水攻合肥的战例。”

前例,第一回合平手。

荀法尚再道:“北周坐拥关中、巴蜀,以后梁为附庸,占据荆襄。况兼吏治清明,尊儒胜于佛道,制定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如不及早制之,恐成秦灭六国之势。”

侯胜北则道:“北齐户三百万,口二千万,拥兵五十万。谷粟一斛九钱,沧、瀛、幽、青四州盐灶近三千口,产盐二十余万斛,仅盐业即可养军。扶持王琳立伪帝,为我朝大敌。”

大势,第二回合又是平手。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白帝城东控荆楚、西扼巴蜀,两侧相连,足以抗衡北方。金牛道、米仓道通南郑,阴平道通陇上。汉中以北,进则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出关中,直逼长安。守则剑阁要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襄阳者,天下之腰膂、四顾之地。北渡进南阳,过方城,入中原而窥许昌;越伏牛,过鲁阳、陆浑,陈兵洛水,直指洛阳。西行则入武关,经商洛,过蓝田,长安在望。”

“两淮水网密布,西侧汝水和颍水、涡水汇入淮河,北达许昌。东侧泗水、睢水经彭城,合于下邳,自淮阴入海。”

“寿春北接汝颍,南通合肥,达濡须口,直抵建康。又有沘水、皖水南连皋城、皖城,为建康上游门户。”

地利,第三回合还是平手。

“北周为鲜卑贵族、关陇豪族、边军镇将联合,八柱国主政,各有所恃。宇文泰在时,尚能统合一处,如今宇文护掌权,即有楚国公赵贵被杀、卫国公独孤信逼死,八柱已折其二。宇文护才能威望不及其叔,而欲一家独大,此后必有不服者,为我可趁。”

“北齐与北周同出六镇一脉,皇亲宗室、北镇勋贵、关东豪族彼此制衡。高洋倒行逆施,荒淫无道,群臣恐怖。南助萧庄,北筑长城,士马死者数十万。虽有弘农杨氏为宰辅,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然臣民惶惶不可终日,其势必不可久。”

人和,第四个回合依然是平手。

两人各抒己见,辩了数轮不相上下,到了最后的军争一环。

而两人彼此本就是同窗好友,更是惺惺相惜,不由相视一笑。

侯胜北伸手示意,还是让荀法尚先讲。

“北周以均田制为基,建府兵制,收私兵为国所用。柱国、大将军、郎将三层指挥体系分明,统辖清晰。宇文、贺拔、赫连、达奚、尉迟、长孙、侯莫、独孤、叱罗、于、韦、李、杨各家良将辈出。长此以往,军力必然大增,不能任由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