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1章 我要当太子(2/2)

史书评价她“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但对于刘辩来说,她只是一个想要尽力弥补孩子的母亲。

说到最后,何皇后还不忘向刘辩介绍两个她最信任的中常侍,正是担任皇后宫中大长秋的赵忠,以及把刘辩接进宫并陪了一路的郭胜。

刘辩当然明白不能用二极管的思维去判断宦官的好坏,对于如今的东汉来说,宦官存在有其必要性。而且他觉得可以尝试利用宦官改变灵帝对自己的态度。

于是,在何皇后介绍完后,刘辩称赞郭胜道:“今日若无郭公相助,知无不答,我不知道要出多少错。”

郭胜登时表现出十分感动的样子,直呼“老臣惶恐”,赵忠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何皇后十分高兴,又将刘辩搂进怀中。赵忠与郭胜又像方才一样,一唱一和地附和着何皇后的话。

恰在此时,有小黄门通报,打断了殿中的和谐。原来是皇帝为刘辩安排了课业,让刘辩明日去东观读书。

东观,即图书馆,除了有藏书之用外,也会有朝廷特派官员等编修检校书籍,大都是当世有名的儒者。

何皇后问起皇帝以何人为师,小黄门不能答,还是郭胜自告奋勇,要去灵帝办公的玉堂殿找张让打听一二。

打听消息是真的,但互通消息也是真的。

想要除掉十常侍的人太多了,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经历过数次危机后,原本各有分歧的十常侍不得不在很多事情上抱团生存。

刘辩倒是希望郭胜能传达自己的态度。

郭胜走后,何皇后也没闲着,带着刘辩去往他的宫殿。如今刘辩虚岁也不过十一,被安排在皇后所在的长秋宫偏殿。

殿中一切安排地亭亭当当,赵忠很合时宜地告诉刘辩,这些都是皇后亲手安排布置的。

稍后,何皇后看出刘辩有些疲惫,便留下他在殿中休息。

刘辩将留下服侍的人赶了出去,独自躺在榻上思考着接下来他要做的事。

东汉自和帝以后,长期存在着三股政治力量——外戚、宦官、士大夫。

其中何进有效仿窦武和陈蕃,让外戚与士大夫合流的倾向。何进一门心思的想要当士人领袖,反正刘辩不知道他一个屠户出身又无诗书传家,是从哪里来的自信。

但刘辩明白,他想要走到台前,必须得到一部分士人的支持。

幸运的是,在这个清流发源的时代,固然有投机者混在其中,但也真的存在一批身体力行的理想主义者。

至于如何走出第一步,或许东观能告诉刘辩答案。

现在,刘辩只希望灵帝给他找个靠谱的老师。

但他很快就失望了,郭胜带来了一个名字——梁鹄,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人。

刘辩还是抱着期望向郭胜询问梁鹄的来历,这才知道梁鹄出自鸿都门学,精研文学,尤擅书法,以八分书闻名。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