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无限翻倍,我每天变强亿点点 第274章 创世(2/2)

在这个云团的中心,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了一个密度和温度都非常高的核心。在核心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氢原子发生核聚变,将氢融合成氦,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便是传说中的核聚变,也就是太阳释放光和热的来源。

随着核聚变的发生,原始太阳云内部的能量不断增加,使得云团内的物质逐渐膨胀和旋转。最终,原始太阳云坍缩成为一个由太阳核心、太阳辐射区和太阳对流区组成的结构。

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数百万度,核心的压力和温度使得核聚变反应持续进行。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向外辐射到太阳辐射区,然后通过辐射传输至太阳对流区。该区域是一个巨大的热动力循环系统,其中的能量通过对流传递到太阳表面,形成太阳的光和热。

太阳既然有了,那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月球和地球诞生在什么时候?

黎路遥眨了眨眼,很快推演出了全部经过,他挥动衣袖,立刻开始下一步创世。

在太阳系形成之前,这片宇宙空间被称为太阳星云坍缩时因为角动量守恒,使它转动得越来越快。

星云中心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成为比周围环绕的盘面越来越热的区域。收缩的星云越转越快,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原行星盘,直径大约200天文单位,在中心是高温、高密度的原恒星。

行星经由盘中的吸积形成,在尘埃和气体的引力相互吸引下,逐渐凝聚形成越来越大的天体。在太阳系的早期可能有数以百计的原行星,但大多数合并或被摧毁了,留下行星、矮行星和残余物构成的小天体。

硅酸盐和金属的熔点很高,只有它们能在内太阳系的温度下保持固体形态,这些物质最终组成了岩态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由于金属成分在原始太阳星云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类地行星都没有发展得很大。

冻结线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位置,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于冻结线的外侧,这里的温度很低,挥发物质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这一区域的冰比组成类地行星的金属和硅酸盐更多,所以该区域的行星发育得很大,可以捕获大量的氢和氦——它们是太阳系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太阳系中余下的那些不可能组成行星的物质聚集在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区域。

黎路遥满意地点了点头,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已经完备了,他环顾四周,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原来是地球的那颗美丽卫星——月亮小姐还没诞生。

月球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又是如何形成的?

黎路遥掐着手指算了片刻,很多得出几十种可能,但其中只有三种符合他心意,思来想去,他决定每样都试试看,反正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而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