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4(1/4)

x,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1《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5日。

顿又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签署了5ooo万美元的《中美平准基金协定》同英国签署了5oo万英镑的《中英平准基金协定》。5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租借法案》同样适用于中国至此宋子文又成为国民政府与美国洽商决定及接受租借法案项下军火装备事宜的中方全权代表。1941年获得租借物资25oo多万美元。11941年12月23日宋子文任外交部长但仍长驻美国。1942年1月1日代表中国政府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根据这个宣言的精神3月21日从美国获得了5亿美元的借款。6月2日宋子文又同美国国务卿赫尔签订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又称《中美租借协定》规定双方在抗战期间互相供应防卫用品、防卫兵力及防卫情报。据此协定重庆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从美国获得8.4574822o88亿美元物资除2ooo万美元须偿还外其余一概作为无偿赠予2。除上述活动外宋还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相邱吉尔商谈中国战区的有关问题。

1942年1o月美、英两国政府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经过磋商声明放弃在华特权。宋子文就此主持了与美、英订立新约的谈判。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及换文中英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及换文。这两个条约除个别地方不同外其内容基本相同。新约及换文至少在法理上取消了美英在华的租界及使馆区的特权、内地驻兵权、军舰自由驶入权、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权、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权、外籍引入权和海关雇用官员权等。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因英国政府阻挠没有解决。此后中国又先后与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葡萄牙等签订了类似的新约。

1943年末至1944年6月作为外交部长的宋子文因与蒋介石等人的矛盾而闭门谢客不公开露面。直到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他才重新出山。

1944年12月宋子文任行政院代院长兼外交部长。1945年4月7日宋子文率领有顾维钧、魏道明、王宠惠、胡适、董必武、吴贻芳、李璜、张君劢、胡霖等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离重庆赴美国旧金山出席25日召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并参与联合国的筹建工作。宋子文为联合国会议四主席之一为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程序委员会成员。

在1945年5月21日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宋子文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在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上又被推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行政院院长。

1945年7、8月间宋子文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两度赴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就美、英、苏达成的《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实施方案进行谈判中国政府被迫接受《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条件。

日本投降后宋子文主持接收敌伪物资的工作。1945年1o月下旬成立行政院收复区全国**业接收委员会为专门的接收机构。确定对敌伪产业处理办法是:原属本国、盟国或友邦人民所有者查明还;原属华人与日伪1[美]杨格:《中国和援助之手1937—1945年》第147页。转引自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351页。

2《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o69页。合办者收归政府所有惟被强迫合办者查明另行处理;原为日侨所有或日伪出资收购者收归政府所有并移转资源委员会、纺织业管理委员会、粮食部接办不在上述三单位范围和规模较者以公平价格出售1。整个接收工作到1946年夏基本结束。此次接收的敌伪产业共值战前法币23.o2亿元其中工矿业资产值11.46亿元2。国家垄断资本因接收巨额的敌伪产业而高度膨胀起来。

1946年1月宋子文获国民政府的“忠勤勋章”。3月宋子文为挽救法币信誉维持法币币值实行开放外汇市场、低价供应外汇、鼓励自由进口、扩大信贷政策造成抢购黄金外汇风潮促使原来的通货膨胀更为激烈。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宋子文为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想尽办法筹集军费。从1946年3至8月在宋子文直接过问下国民政府同美国进出口银行达成5笔、总金额为624o万美元的借款合同。8月3o日宋子文同美国国外清理局局长麦克勒在上海签订剩余物资购买合同。据此美国把战时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剩余物资和设备全部售予中国其中包括5亿美元可移动的物资和84oo万美元的固定设备。11947年3月1日宋子文辞去行政院长职。不久又被免去了行政院绥靖区政务委员会主任中、中、交、农四银行联合办事处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务。在3月24日的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中执委常委改选中落选。

1947年4月宋子文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9月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9月18日宋在国民党中执委常委会上书面报告献出他在中国建设银行的全部股权约合法币5ooo亿元。2o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宋子文为广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的任命案。1o月1日宋到广州就职。11月兼任国民政府主席广州行辕主任、广东军管区司令。1948年8月又兼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和广东区经济管制督导员。

宋子文在广东主政期间力图把华南变成**基地采取了某些“整理保警”、“强化兵役”的措施声称国民党除了彻底投降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同**继续战斗下去”2。

1949年1月21日也就是蒋介石宣布“引退”的同一天宋子文辞去了广东省政府委员、省主席及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职。24日偕妻子张乐怡蛰居于香港但仍与蒋介石保持着密切联系。3月宋又专赴广州监督验收到货的美**械(他任内所订购)并为**武装的招募、训练和部署出谋划策。4月又受蒋介石的委托视察台湾以便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拟订出顽抗方案。5月16日宋子文离香港飞赴法国。同年6月赴美国安居。宋子文是**中央宣布的战犯之一。蒋介石退守台湾以后宋拒赴台湾长期住在美国纽约做石油股票、农矿产品期货和新技术的交易。1963年2月曾到台湾探亲一次。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旧金山一个朋友家里进晚餐因食物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而猝然去世终年77岁。

1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o9、6o5页。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o9、6o5页。1《中外旧约章汇编》第3册第1421—1425页。

2《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48年第7卷第55o页转引自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518页。第十六章张群张群字岳军1889年5月9日(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初十)生于四川省华阳县。父张汉霞字星亭母姚氏。张群幼年曾在家乡念私塾学的是一些儒家典籍。后其父升官全家迁至成都张群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知识、新思想阅读了一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刊物。

19o6年张群决意投笔从戎他携带其父给的6o块银元作为旅费北上参加保定6军学校的考试并被录取。在校一年多旋于19o8年考取赴日留学生进入日本军部办的一所6军士官学校——振武学校学习。此时张群与同在该校学习的蒋介石相识。据张群后来回忆“本来准备学步兵的可是与蒋先生一见如故于是不学步兵而学炮兵以期与蒋先生朝夕相处共同切磨”1。在东京张群与蒋介石一起加入了同盟会。在完成了振武学校预备课程后张群与蒋介石到日本新潟高田的6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见习。

1911年1o月武昌起义爆。在日本各见习营的中国士官生纷纷离开日本回国。张群与蒋介石偷渡回上海立即参加了陈其美领导的上海起义。起义成功后于11月4日组成了都督府陈其美被推举为都督黄郛为参谋长张群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张群在黄郛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任团参谋团长为蒋介石。1912年春张群升任营长。这一时期张群与蒋介石、黄郛关系甚密并结拜为兄弟。

1912年1o月张群在上海与马育英结婚。马与张群同岁江苏昆山人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两人生有二子二女长女幼时夭折存二子一女长子名继正次子名继忠次女名亚兰。

辛亥革命后张群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希望到国外去留学继续读书深造。在北京政府稽勋局局长冯自由的支持下张群在婚后不久携夫人北上天津准备由6路前往英国。但是此时国内的局势生了变化国民党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举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这对袁世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打压国民党袁世凯派出杀手南下准备刺杀国民党要人。在天津的黄郛得知这一情况担心在上海的陈其美的安全遂遣张群于3月初由天津前往上海报告。之后张群转往南京准备搭乘津浦铁路返回天津时听到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于3月2o日在上海车站遇刺的消息。

宋教仁遇刺身亡使国内舆论大哗。孙中山由日本返国认为“非去袁不可”力主兴师讨袁。“二次革命”于7月动。张群在陈其美催促下放弃去英国的计划返回上海参加“二次革命”任上海讨袁军副团长(总司令是陈其美团长是蒋介石)。不久“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大肆搜捕国民党人张群携夫人和其他国民党人亡命日本。这时恰巧日本政府宣布保留辛亥年在日本联队的士官生的学籍张群于1914年再度入日本士官学校读书翌年毕业。因为国内袁世凯正阴谋复辟帝制回国不大可能加上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的无理要求迫使袁世凯接受使中国人在日本生活有不安全感所以张群应友人之邀到南洋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爪哇在府巴达维亚(Batavia印尼独立后改名为雅加达Jakarta)的中华学校1《张群先生话往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页。

教书暂避风头。

1915年12月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宣布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奋起反袁动护国运动。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起义讨袁。张群此时响应护国运动从爪哇回国投身反袁曾任国民党浙军参谋官。

1917年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通过“西原借款”等善后大借款大肆出卖主权遭到国人谴责。张群积极参与反对段祺瑞借款的活动。他代表上海的两家报社《中华新报》和《民国日报》参加上海新闻记者访日团到日本进行反对借款的活动。张群凭借曾在日本军校读过书、与日本军方人士有过接触的条件与当时的日本参谋部次官、中将田中义一进行了交谈。张群问田中日本为什么要帮助段祺瑞?田中回答北京政府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段祺瑞是中央政府的总理因为“中日亲善”段现在没有钱没有力量而中国要参加欧战必须增强实力所以要支持他借款给他。张群对此不以为然他:你们这不是看错人吗!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阀的派系多互相混战如果这一派的势力增强了使他有了凭借正足以挑起他的野心引起更多的内战使中国内战不休更贫更弱这哪里算是帮助中国呢?1张群与田中的谈话不欢而散。西原借款最终签订。张群回国后在《中华新报》上表文章《中日亲善的疑云》批评日本的对华政策。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6海军大元帅组织护法军政府。作为国民党员的张群到广州在大元帅府任参军。翌年4月在政学会的策划下桂滇军阀操纵国会非常会议改大元帅领制为总裁会议制孙中山坚决反对并愤而辞职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张群则继续留在广州于8月间被任命为军政府政务厅的副官长。192o年受命前去四川调解四川督军熊克武和省长杨庶堪的不和后留下任四川警务处长兼成都警察厅长。1921年西南军阀纠纷再起张群调处失败遂离川赴上海闲居一年有余。1924年初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写信叫张群前去广东他借故推托。这时期张群的好友黄郛深得北洋政府徐世昌的信任于是张群前往北京和黄郛在北洋政府**事。1924年1o月北京政变后由于黄郛的关系张群投身冯玉祥的国民军来到在河南的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那里。不久任河南警务处长兼警备司令以及开封警察厅长。这段时间张群和在广东的蒋介石经常保持联系。1925年应蒋介石之约张群离开河南到广东参加北伐从此开始与蒋共事成为蒋的一位重要谋臣。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进入江西张群成为南昌司令部的总参议。

1927年4月蒋介石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人和革命群众。

张群在上海积极协助蒋。他和新任上海市长黄郛密切合作通过政治交易为蒋介石获取工商界的支持。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不久到日本考察军事和外交张群作为翻译官陪同前往。蒋在日本会见了田中义一等政界军界要人。田中在言谈中表露出阻挠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意。1928年1月蒋介石通电宣告复职。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集国民党军政大权于一身继续进行北伐。张群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同时兼6军部政务次长、上海兵工厂厂长和同济大学校长。

北伐军进军山东触及日本在山东的利益。为避免出现直接的冲突张1《张群先生话往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2页。

群负命前往日本与日本政府进行交涉。5月4日张群抵达东京时才知道在前一天生了济南惨案日军肆意屠杀中**民。5月5日张群会见日本相田中义一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纷争。稍后日方决定派参谋本部第二部长松井石根作为谈判代表前往济南。张群迅即回国13日抵上海。蒋介石决定张群作为中方代表与松井交涉所采取的方针是“尽量容忍使完成北伐统一为第一要务”1。张群与松井在济南南边的党家庄会谈几番交涉无有进展。日军仍驻留济南国民党军妥协退让绕道北上。

1928年6月北伐结束。此后张群再次衔命赴日。他在与田中义一会见时表示蒋介石即将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希望日本在东北问题上保持友好态度对中国的统一事业不加阻难。12月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实现表面上的统一。次年3月张群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不久接替黄郛任上海特别市市长至1931年。任内在上海市区设施建设上有所建树。这期间在国民党军阀大混战中张群始终协助蒋介石对付各路反蒋势力以巩固其地位。193o年5月爆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联手反蒋蒋地位危急。而张学良坐镇东北静观局势的变化。蒋介石为拉拢张学良派张群和吴铁城前往东北游张学良。张决意倒向蒋9月18日出拥蒋通电随即派兵入关。蒋介石最终在中原大战中取胜进而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寇占领了东三省。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国民党政府进行抵抗在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日浪潮。张群此时赞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认为中国正处于贫弱和内战的境地无力单独抗击日本。张群的言行引起上海抗日救国团体的不满指责张群是亲日派因此他辞去了上海市市长一职。是年冬张群到武汉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武汉行营政治处对中国**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进行多次“围剿”。

日寇侵占东三省后又把矛头指向华北。1933年初日军先后攻占山海关和承德并向长城各口进犯平津危急。国民党政府一心“剿共”对日寇的进攻采取妥协的政策。5月3日国民党政府明令设立行政院政务整理委员会任命亲日派黄郛为委员长北上负责对日交涉停战。张群为协助黄郛与之一同前往北平。22日黄郛与日本驻北平武官永津达成《停战案概要备忘录》。5月31日在蒋、汪的同意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指派熊斌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从1933年中到1935年底张群任湖北省政府主席。这期间为稳定华中他在湖北推行了以下几项工作:赈灾、调整税率、促进地方工业、平衡财政收支、提高行政效率、选拔县长、召集省参议会等。

1935年11月12至23日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此时国难日重国民党内外要求“立息内争”的呼声高涨。蒋介石在会上表对外关系演讲声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也不轻言牺牲”;“以抱定最后牺牲之决心而为和平最大之努力期达奠定国家复兴民族之目的”。这表明国民党的对日外交开始生某些变化。大会以后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2月16日改组蒋介石接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张群出任外交部长。从此至1937年12月25日张群任外交部长职1张群:《我与日本七十年》台北中日关系研究会1983年版第42页。一年两个月又十天。

张群此时担任外交部长用他自己的话来是利用他与日本的渊源“希望透过各种公私的关系来缓和中日间的紧张局势使政府能有力量先把国内的问题料理清楚这也是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1。就任的第三天张群就外交方针表谈话指出:“中日两国处于今日之情势若不谋国交之彻底调整不独为两国本身之不利即东亚和平亦将受其影响。故本人受任以来即具有充分决心主张由外交途径调整中日关系。”“所谓调整以地言不限一隅以事言不限一事以时言非为目前之苟安而为双方万世子孙谋永久之共同生存。”张群表示:“深望双方负责当局就大处远处着想各用最大之努力树立善意的谅解祛除敌意的祸根尤须相互明了其立场与困难迅经由正当途径开诚协议。”1本着这一方针张群一改前任汪精卫“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外交政策主动与日方谈判以求中日关系的全面调整。在任期间张群先后与日本三任驻华大使有吉明、有田八郎、川越茂进行谈判采取强硬态度竭力与日方周旋。

中日外交谈判先涉及的一是华北问题二是如何看待“广田三原则”

问题。1935年12月2o日张群与有吉进行第一次会谈。张群表示“愿以最大努力经由外交途径采用正常办法商谈中日间整个关系之调整”。同时提醒对方特别注意“在进行商讨解决中日双方问题时日方在华北一切行动务须停止”。有吉提出要国民政府授权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就地解决中日问题之全权”张群当即拒绝。关于“广田三原则”有吉表示蒋介石已于上月2o日表示无条件的赞同2问张群意见如何。张群答道:“蒋委员长之言赞成系赞成三原则之商讨;无对案者系因三原则无具体意见无从提出对案绝非无条件的赞成三原则乃希望贵方提出更具体之意见以便商讨之意。”此后张群又特命外交部言人表声明否认所谓蒋介石无条件赞成三原则的法。

1936年2月7日日本召回有吉明改派有田八郎为驻华大使。从3月16至19日张群与有田在南京举行4次会谈。16日第一次会谈历时三时。张群主张从东北问题谈起有田谓尚非其时。张群又称至少须先消灭妨碍冀察内蒙行政完整的状态。这次会谈没有结果。17日的第二次会谈有田提出“广田三原则”张群表示不赞同以广田三原则作为调整中日关系的基础并声明整个的立场和见解。18日的会谈有田明了日本的立场和见解。19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谈后表共同声明谓双方见解未能全部一致。张群与有田4次会谈虽无结果但气氛改善了许多。中日间的紧张情势也较前有所缓和。据张群的外交报告称:“经此四次谈话之后形式上虽无结果可言而有田对于我方实际情形确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当他回国就任外相之后在议会演外交方针已一改从前的口吻对广田三原则亦有不拘泥形式之对华北地方问题所持态度也和以前不同。”1有田在华任期不足一个1《张群先生话往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6页。

1《张群先生话往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75—76页。

2蒋介石在会见有吉时:予对三原则全然同意无何等对案甚望及早商讨具体实施办法。又称:但广田三原则与华北关系密切如华北生事故三原则中之一、二两项自皆无由商谈及实行。转引自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周刊社出版第224页。

1《中国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张群委员外交报告》(1936年7月1o日)《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月3月24日广田内阁组成有田任外相。随后日本任命其驻天津总领事川越茂为驻华大使6月下旬川越来华。

在有田离华、川越尚未到任期间日本加强在华北的驻军日军在天津人数由2ooo多人骤增至8ooo多人。北平已处于日军威胁之下。国民政府外交部几经交涉均无结果。之后生成都事件和北海事件。在此背景下张群与川越于9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谈至12月3日共会谈8次。第一次会谈开始张群主张先谈蓉案(成都事件)不与调整问题混为一谈。但川越认为蓉案不难解决若仅解决蓉案仍不能缓和日方空气须先解决若干政治问题始可商谈蓉案。日方遂提出如下要求:允许日本在长江驻兵;修改教科书删除排日思想;华北五省自治;中日经济交流。张群予以拒绝。然而日本并不罢休9月23日在第三次会谈中川越又强硬地提出极苛刻的7项要求:(1)取缔排日问题;(2)华北问题;(3)共同防共问题;(4)减低入口税问题;(5)上海至福冈间通航问题;(6)聘用日籍顾问问题;(7)取缔朝鲜人问题。张群在与蒋介石商议后断然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并逐项予以批驳。此后张群与川越竭力周旋谈判几濒破裂。11月绥远战事生谈判停止。

张群与日方谈判坚持强硬态度改变了以往妥协、退让的对日政策这在国民党政府对外交往中是罕见的。张群为抵制日本侵略所作的外交努力应予肯定。

西安事变生后张群被攻击为亲日派。1937年2月25日张群向蒋介石提出辞呈。3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王宠惠继任外交部长张群改任中政会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战开始后张群于8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12月日军进攻南京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进行调停张群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参加谈判。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后行政院于1938年1月进行改组张群任行政院副院长。同月四川省主席刘湘去世国民政府准备以张群为四川省主席因四川军阀反对未果。1939年1月国防最高委员会成立张群任秘书长。194o年11月接任四川省主席兼成都行辕主任直至抗战胜利为民国时期任四川省主席时间最长者。

1945年8月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张群与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作为国民党代表和周恩来、王若飞进行了谈判。经过4o天会谈1o月1o日签署了《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张群在协定上签了字。12月底国民党接受**就无条件停止内战举行商谈的提议派张群、邵力子、王世杰与**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进行商谈翌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办法的协议》。1o日张群又与周恩来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并向各自所属部队布停战令。

根据停战协议1月7日正式组成三人组张群作为国民党方面代表参加组(**方面代表周恩来美方代表马歇尔)。1o日张群与周恩来又签署了《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成立了在三人组领导下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张群为国民党8名代表之一。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停战协议和政协决议均遭践踏。6月26日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出版第663页。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内战开始。

此时张群为医治耳后肿瘤赴美国诊治。在美期间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了接触。回国途中在日本停留三日。

1947年4月国民党在召集“制宪国大”后改组政府18日公布了国民政府委员和五院院长名单张群任行政院长。在任期间张群政治上积极贯彻蒋介石“戡乱建国”方针网罗一些党派推行所谓民主政治。经济上实行控制物价、稳定币制、整理税则和鼓励生产等措施。进入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展开更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国民党统治岌岌可危。为挽救危机欺骗世人国民党于3月29日至5月1日召开“行宪国大”中心议题是选举正副总统。会间蒋介石表示无意竞选总统实则嫌总统权力受到限制。张群明了蒋的用意遂串联各方人士提出一项“赋予总统以紧急处置权”的建议并得到国民党中常会的通过。由此蒋介石接受提名并当选总统。5月张群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改任总统府资政。

1948年8月21日至9月13日张群携夫人赴日访问。其间在东京与麦克阿瑟进行了4次会晤内容涉及战后日本政治走向、东亚局势和中国内战的形势等。张群还走访日本各主要城市与日本各界要人物见面大致了解了战后日本的基本情况。回国后他在广播电台表题为《日本观感》的讲话介绍了战后日本的情况。他表示:“日本大多数人民业已在战争经验中觉悟到好战精神的无效日本人民业已在占领时期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中央权力业已分散削弱全能政治无从再度抬头。”“我们应该抛弃消极的无益的猜疑恐惧和批评指摘。我们应该对日本采取积极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对日政策。”1从日本回国后张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1949年初国民党统治已日薄西山。在国共和谈之前张群曾被提名为和谈代表但因中国**公布的战犯名单中包括张群在内故未能成为和谈代表。1949年春张群飞赴重庆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策划在西南建立**基地以挽危局。11月3o日重庆解放蒋介石逃往成都。12月8日张群携蒋命飞赴昆明劝云南省主席卢汉**到底。当晚卢汉将张群等人扣下并于次日表通电起义。1o日蒋介石离开成都飞往台湾。此时国民党飞机在昆明上空盘旋要求卢汉释放张群等人。11日张群获释并乘环球航空公司的飞机飞赴香港中途遇雨转飞越南海防而后抵达香港。21日乘船到台湾。

张群到台湾后蒋介石委以“总统府”资政。195o年初任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翌年兼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张群还被推为国民党中央直属党部第一组组长。由于张群与日本的密切关系他继续充当蒋介石的对日政策顾问并多次访问日本。1952年8月张群在台湾主持成立所谓“中日文化经济协会”。之后赴日访问洽商台湾与日本的合作问题。1954年5月蒋介石任命张群为“总统府”秘书长协助蒋处理台湾内外事务。9月张群访日与日本商谈开基金计划并与日本相岸信介表联合声明。1963年5月和1964年8月张群又两次访日鼓吹“中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他与日本的极右势力联系紧密极力拉拢日本政界人士如岸信介、吉田茂等人1张群:《我与日本七十年》台北中日关系研究会1983年版第119页。以改善和加强日台关系阻挠日本与新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64年8月他还访问了韩国与当时的总统朴正熙举行了会谈。汉城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5年12月张群作为“特使”赴梵蒂冈出席天主教教廷大公会议闭幕典礼。之后又访问欧、亚14国27个城市为台湾在国际上争取生存空间而积极活动。

1972年5月张群向蒋介石提出依例自退蒋仍命其为“总统府”资政。1974年7月6日张群妻马育英因心脏病不治在台北去世终年86岁。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张群表示“痛苦的心情是不能以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1979年5月9日国民党中央在台北授予张群中山奖章蒋经国宣读功绩词并亲自为张群佩戴中山奖章。

张群晚年精神矍铄擅长养生之道其所著《谈修养》一书在台湾印行了9版。该书有养身、养心、养量、养气等章。

张群一生与日本有很深的瓜葛。晚年他著有《我与日本七十年》一书全面详尽地叙述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与日本交往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99o年12月14日上午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o1岁。张群去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于15日去唁电表示哀悼。

第十七章何应钦何应钦字敬之。189o年4月2日(清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三日)生于贵州兴义县泥凼村(今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泥凼区泥凼乡风波湾)。祖籍江西临川清咸丰初年移居兴义。祖上为兴义“八大富户之一”。其父何其敏字明论业商。母史氏出身“邑之望族”。何应钦共有五弟兄六姊妹。同胞五弟兄依次为应祯、应禄、应钦、辑五(应瑞)、应炳(纵炎)。

何应钦7岁入乡塾后入贵阳6军学。19o9年春被保送入武昌6军第三中学。同年秋应6军部考选留日学生以第一名应选。191o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第11期。时蒋介石亦在该校学习比何应钦高一期。同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后何应钦回国参加革命。1912年在陈英士沪军都督府任训练科一等科员后在江苏6军七师一旅三团任连长、营长。孙中山动二次革命时参加讨袁。1913年重赴日本继续学业。是年秋正式进入日本士官学校27期步科学习1916年毕业回国任黔军第一师四团团长兼讲武学校学生营营长。次年4月与贵州督军刘显世之外甥女、王伯群(文选)、王文华之胞妹王文湘在贵阳结婚。7月任贵州6军讲武学校校长兼黔军援川支队参谋长。11月就任黔军第五团团长。1918年创办少年贵州会任主任理事。

192o年1月何应钦就任贵州步骑炮工兵学校校长后任全省警务处处长兼省警察旅旅长、贵阳警备司令兼靖国联军黔军第五混成旅旅长。1921年3月16日王文华在沪被刺身亡卢焘就任黔军总司令何兼参谋长。12月何应钦被黔军第二混成旅旅长谷正伦及警卫团团长排挤辞去本兼各职离黔去滇。在昆明何被刺受伤。1923年秋恢复健康。

1924年2月何应钦由沪赴穗。时蒋介石为6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由蒋引荐何晋见孙中山被派为大本营军事参议协助蒋介石筹办建校事宜。5月被任为军校总教官。1o月参与平定广州商团暴乱被任命为军校教导团团长、代理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2月何应钦率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先后攻占东莞、平湖、淡水。3月13日与陈炯明部林虎军万余人激战于棉湖取得胜利史称“棉湖之役”。4月13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议决:以军校教导团成立党军。何应钦兼任党军第一旅旅长。5至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6月党军扩充何应钦升任党军第一师师长。7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成立汪精卫兼任主席何应钦等为委员。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9月至年底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东征军总指挥为蒋介石何任第一纵队纵队长。1o月14日攻占陈炯明的老巢惠州。之后占海丰克河婆收复潮汕。

1926年1月何应钦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就任第一军军长职。3月的中山舰事件5月的《整理党务决议案》何都参与预谋。中山舰事件后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育长。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何奉命防守潮梅地区任潮梅警备司令。9月17日率军北进。1o月1o日攻克永定。16日蒋介石任何应钦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以进取闽、浙。11月8日克漳州。12月占福州闽局底定何率部兼程入浙。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决定肃清长江下游的作战方略将作战部队划分为东路军、中央军、西路军三路并进。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1月28日离闽赴浙。3月北伐军第二、六军攻克南京。3月25日何应钦率第四纵队进驻南京。蒋介石以总司令的名义将革命军的二、六军调到长江以北作战只允许第六军留3个团在南京维持治安。4月9日何应钦为配合蒋介石动反革命政变当夜在南京解除了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林祖涵率领留驻南京的3个团的武装并下令逮捕**员和革命者。12日蒋介石在上海动反革命政变。18日蒋介石等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8月13日蒋介石由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宣布下野。由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3人把持军政大权。25日夜孙传芳部突由望江亭、划子口、大河口三处向乌龙山、栖霞山及龙潭一带的蒋桂军进攻。至31日在李宗仁、白崇禧的配合下何应钦赴前线指挥所部歼灭孙军6万余人史称“龙潭战役”。是月宁汉沪三方合流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改组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何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及主席团成员并专任第一路军总指挥。1o月军事委员会决定西征北伐双管齐下。何部第一路军及白崇禧部第二路军担任北伐沿津浦路北进。11月连克蚌埠、宿迁等地。12月7日何赴津浦前线指挥各军会攻徐州。16日攻克徐州。2o日何在徐州与鹿钟麟、刘峙、顾祝同等一起电请蒋介石复职。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正式复职。2月9日蒋介石赴徐州改编第一路军为第一集团军蒋介石兼总司令。撤何应钦第一路军总指挥职。22日任命何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留守南京。4月蒋介石二次北伐。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1o月何任国民政府委员。11月任训练总监。1929年1月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何应钦在会上作报告。2月3日在中央广播电台讲演《**编遣实施之意义》何“要挽救国家的危亡”“要实现真正的统一”“要根本消灭内战”“要充实国防力量”都“不能不编遣军队”。这是“救国建国的先决问题”1。15日就任中央编遣主任。何提出的充分体现蒋介石旨意的强调“统一”、“集中”的编遣方案遭到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反对。3月蒋桂战争爆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参谋长。4月桂系失败。5月何任武汉行营主任负责整顿两湖党务及改编桂系残部。1o月阎锡山、冯玉祥为总、副司令由潼关出兵讨蒋。11月12日何赴太原收买阎反冯。并坐镇开封指挥蒋军击败冯军。是月张奎与驻广西的桂军联合反蒋何任广州行营主任赴粤主持指挥讨伐张桂联军。12月19日张桂联军失败。2o日何返抵南京。是月蒋唐战争爆。蒋要何赴武汉主持讨唐(生智)军事。193o年1月何指挥所部击溃唐生智主力。1o日就任全国童子军总司令。3月1o日任军政部长。4月初蒋冯阎中原大战爆何兼武汉行营主任统一指挥湘、鄂、赣、粤各军对阎、冯、桂军作战。1o月中原大战结束阎、冯、桂军失败。蒋又派何为郑州行营主任主持前方军事及西北善后事宜。之后何应钦拥护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于1931年2月至1933年2月参与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动的五次“围剿”中的第二、三、四次“围剿”。

1《何应钦将军九五纪事长编》(上)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212页。1933年3月张学良因热河失守引咎辞职何应钦兼代执行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职务抵北平接替张学良。下旬正值长城抗战紧张之际何应钦一面调兵支援一面接连会晤美国、比利时、日本、意大利外交使节谋求外交解决。4月底至5月初何应钦与日军谈判停战事宜与蒋介石、汪精卫等频繁交换意见接受蒋、汪对日妥协的指示。5月17日何通过助手熊斌和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与日军进行谈判。31日签订《塘沽协定》。9月下旬何应钦派兵围攻扼杀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5年1月31日何应钦指示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参谋长张樾亭启程赴大滩(今河北沽源县内)。2月2日与日军代表谷寿夫在大滩会谈口头答应日方无理条件成立“大滩口约”。3月2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特任何应钦等为6军一级上将。5月29日何在北平居仁堂第一次接见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的代表、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及日本大使馆副武官高桥坦开始何梅谈判。6月4日、9日又两次与酒井、高桥谈判口头承诺了日方提出的全部条件。7月6日为答复日方6月9日提出的备忘录给梅津美治郎一个打字油印书面便函承认“6月9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1。这一纸便函连同日方6月9日提交的备忘录所提的九项条件及三项附带条件史称《何梅协定》。11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五大何应钦在大会上报告塘沽协定、河北事件、张北事件处理经过。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2月何应钦继任军政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