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 第三章 血肉长城(6)到此令人思猛士 天高万里鸣弓绡(1/2)

x,最快更新东望最新章节!

一九三三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一月一日,日军蓄意制造“榆关事件”,突袭临榆和山海关。东北军六二六团激战一周,死伤逾半,其中一营官兵全部阵亡。战至一月八日,临榆和山海关陷落。

三月三日,日军第八师团向承德进犯,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兵不血刃进入承德。据说,首先进入热河省首府承德的日军只有一百二十八名骑兵。前进速度之快,进展之顺利,连他们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以至于进占承德之时都来不及向上司请示。

日军主力占领承德后迅速扑向古北口,企图一举拿下这一通往京、津的咽喉要道。三月五日,张学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急令加强古北口防线。唐峻耀团就是在这时候奉调开往古北口,划归东北军一一二师节制的。

古北口关处于密云平原的最北端,南北狭长,左右两山对峙,东侧是蟠龙山,西侧是卧虎山。蟠龙山一端山势雄伟,最高峰是三七零高地,再往东则是著名的长城将军楼。该处视野开阔,地势险要,控扼承德——北平大道,在古代就是长城防御的重要指挥阵地,将军楼也由此得名。明朝诗人唐顺之曾写诗赞古北口关:“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为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绡。”

至一九三三年三月十日,中**队在古北口一线布防的有三个师的兵力。其中东北军两个师零一个团,一零七师和一一二师加唐峻耀团。一零七师是什么部队?其实就是“九?一八”事变那天晚上,驻守北大营完全不抵抗,大家躺在床上等死的那个第七旅。如今番号一变,升了一级,旅变成了师。旅长王以哲丢了北大营无罪有功,不降反升,而且是连升三级,一零七旅旅长变成了六十七军军长。“九?一八”当晚王以哲不在北大营,他正在奉天城里赴宴。无独有偶,此时的一零七师师长张政枋也不在古北口,他正躺在北平的医院里,真是前有车后有辙一脉相承。

东北军后面是中央军一个师,即以关麟征为师长,杜聿明为副师长的二十五师。

一一二师是张学良的嫡系部队,师长张廷枢是吉林督军张作相的次子,时年仅三十岁。全师人数在七千人左右,唐峻耀的四十团两千余人,加上已经打残了的一零七师四千余人,东北军投入古北口防御战的兵力大约有一万三千余人。这是东北军自“九?一八”之后对日军进行的第一场像样的大规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