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暴君 第346章 开始对兵部动刀子?(第三更)(1/2)

x,最快更新重生明朝做暴君最新章节!

“朕需要的不是守成之臣,朕需要的是改制的能吏!朕给了你两年时间!”

王永光背后冷汗直冒,他顿了顿,知道皇帝给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不答应估计走出去后,自己的人生基本也就走完了,自己家族的命运基本也就结束了。

现在不是愿不愿意的时候,皇帝要大整吏部,要扶持一个看起来像“权臣”的臣子,其实就是刀子。

吏部如果塞不同势力的人,肯定是有相互掣肘的作用。

但很多时候掣肘的不仅仅的权力,还有事情本身。

皇帝觉得吏部现在不需要内部掣肘,外部有吏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盯着,这就是对吏部最大的掣肘!

内部统一,办事效率才会最高。

而且考成法对吏部本身的压制也非常大。

王永光定了定神,道:“臣谨遵陛下圣意,不敢有丝毫私心,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去吧!”

“臣告退。”

两天之后,吏部发生了大震动,吏科给事中提报证据,都察院立案,四司衙署的郎中全部被革职。

一次性清洗掉四司衙署的郎中,是本朝未有之举。

偏偏这件事发生在崇祯二年年底,发生在新农政成效初显之时。

只要智力不出问题的人,都看出来年的方向了。

转眼新的郎中全部上任,几乎是无缝对接。

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吏部的四大衙署郎中的人选并不是其他官员推举的,而是王永光自己定的。

四品以上的官员任职,才需要提报内阁,四品以下的,吏部尚书自己就可以拍板。

这也正是史学家们说明朝的吏部尚书才是百官之首的原因。

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吏部尚书就真的能兴风作浪了,大明朝的各种权利掣肘机制已经极度完善。

历史上的严嵩被称为“权臣”,但其实不过是嘉靖皇帝的一个傀儡罢了。

明朝的中央机制下,是不可能诞生真正的权臣的,除非能拿到司礼监的权力。

这个时候,简直在朝堂引起了一阵狂风巨浪。

有人的炮管子已经对准王永光了,直接就喷他私心膨胀,玩弄权柄。

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巴结他了,不,应该是巴结吏部官员。

吏部的大整顿才刚刚开始。

新的郎中上任了,意味着什么?

没有人知道,但很快就会知道。

因为已经到年底了,官员的年终考评将要开始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不变的道理!

这段时间,官员们私下走动吏部非常频繁。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很快朝廷就会有一大批新的官职出现。

大家都想着把自己的人推荐上任,都想着在里面捞肥差。

这一举动立刻让朝堂充满了紧张和不适。

时间很快就推移到了十月份。

整个十月份,吏部开始做一件事。

什么事?

开始翻阅兵部的文档。

为什么要翻阅兵部的文档?

因为接到通知,第一个要做考核点评的就是兵部。

吏部刚刚换血,就开始对兵部下手,这是所有人收料未及的。

吏部没有弹劾之权,但是年底绝对有考察之权。

翻阅兵部的什么文档呢?

今年九边的粮草运输完成情况、辽东军的粮草补给,包括今年年初发的边军军饷完成情况。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考察兵部?

兵部在今年发生了什么?

没错!兵部在今年并入到了军委会里面。

但刚刚并进去,肯定有很多摩擦,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时候吏部来考核兵部,当然是要搞兵部,要在兵部的人事任命上重新做调整。

这是要进一步加强军委会对军政的控制,削弱兵部的影响力。

削弱兵部实力后干什么?

当然是开始整顿军政,重新任命军政相关的官员,树立起军委会对军政强力控制的权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