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花红全集 宫花红(第三册)_第十三章 遗钿不见(1/4)

x,最快更新宫花红全集最新章节!

灯花越聚越大,烛火跳动得厉害,突然哔啵爆开,一小簇灯芯落在桌面上,一芒一芒的闪,然后渐渐黯淡,最终死灰般的沉寂下来。

御前的人刚把满地残骸收拾干净,重把青瓷和铜什件的摆饰从内务府里领来,照原样一件件归置好,再悄不声儿地退出殿外去,连大气儿也不敢出。

李玉贵请了银剪来,灯光照着皇帝苍白的脸,他歪在御座上无声无息,连眼珠子都不错一下。李玉贵心头狂跳,只觉恐惧异常,恍惚间到了末世,皇帝已经薨逝了一样。

他瞥一眼蔫头搭脑的庄亲王,打着颤地叫了声万岁爷,所幸皇帝动了动,哑着声问:“有消息没有?”

李玉贵哈着腰说:“崇文门上还没人来回,步军统领阿尔哈图奉旨加了关防,连夜搜查各驿站庙宇,料着会有好信儿回来的。主子,您累了,安置吧!奴才在外头候着,一有消息奴才就来回禀您。”

皇帝眨了眨干涩的眼睛,累吗?累到了极处!前头一阵暴怒,把乾清宫所有能举起来的东西砸了个稀烂,犹不解恨,连着殿外的铜香炉也踹翻了。一旁的庄王爷惊得目瞪口呆,却没胆儿上前来拦,怕他红了眼六亲不认,等他累瘫下了才把他扶回宝座上。

身子再累也比不过心累,她可真够狠的,在他腔子上剜了个洞,也不管他活不活得成,撒腿就跑了,一气儿跑得无影无踪,把四九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找着她。

上哪儿去了?长翅膀了不成?他冥思苦想,好好的为什么要跑?难道她之前的百般体贴都是装出来的?就是为了麻痹他,叫他不设防?皇帝的脑子像被狠狠蹂躏了一番,混混沌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知道浑身没有一处不痛的,要靠深深的喘息才能平复。

好恨!恨她巧言令色,恨她口蜜腹剑!明明是一张天真无害的脸,伤人心时却毫不含糊!

庄亲王看着皇帝满脸狰狞有点发怵,他吞了口口水说:“皇兄,锦书逮着后,您预备怎么处置?”

皇帝的拳头捏得咯咯响,怎么处置?倘或知道怎么处置,他也用不着烦恼成这样!真想掐死她!她太可恶,把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从未受过这种屈辱,全心全意对一个人,最后一场空,白叫人笑话!

庄亲王试探道:“臣弟请万岁爷示下,慕容锦书藐视圣躬,抓着了就不用送回宫了吧,直接就地正法好不好?”

皇帝抬起眼瞪他,“你敢乱下令,朕一定剥了你的皮!”

庄亲王打了个寒噤,诺诺称是,隔了一会儿躬身道:“依着我说,都这样了,逮着了该办就办了吧!女人宠不得,横竖都要过那关,早些生米煮成熟饭,两下里都省心。大哥哥,您说对不对?”

皇帝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爷们儿家谈这个也没什么忌讳,何况还是亲兄弟间。皇帝抚了抚额头,犹豫道:“我不是没想过,可终归下不去那手。”

庄王爷不合时宜的扑哧一笑,“您快别逗闷子,什么下不去那手?她也不小了,皇后像她这岁数时,太子都会满地跑了。”被皇帝横了一眼,他老实了点儿,正了正脸色,半晌又没正经地问,“好哥哥,您憋了这些日子,身子受得住吗?”

皇帝觉得胸口血气上涌,沉声道:“你管得忒宽了,朕的房事也要过问?有这把子力气倒不如上九门上候着去,人还没找着呢!”

庄亲王像得了特赦,忙不迭打千儿跪安,“臣弟这就坐镇提督衙门去,请万岁保重圣躬,消消火儿,翻翻牌子也成。臣弟告退了。”

皇帝嘴里说“翻你的大头鬼”,操起砚台就砸了过去,要不是他跑得快,这会儿就该血溅五步了。

皇帝像断了弦的弓,松垮垮倒在龙椅里。躁过,急过,伤心过,失望过,剩下的唯有空洞。几千护军在城里搜寻,四个时辰了,半点眉目也没有,他隐隐惧怕,她会不会像慕容永昼一样凭空消失了?难道慕容家的人有通天的本事吗?一旦出了皇宫,就像雨点子落进了海里,再也寻不着踪迹了?

“锦书出宫前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皇帝问帘后侍立的李玉贵,“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

李玉贵略有踌躇,他是御前总管,掌握手下人的举止言行是他分内的事儿。锦书临出宫见过什么人他是知道的,只是这人说出来,难免要引起轩然大波。

“总管,你的差当得越发得当了。”皇帝阴阳怪气的一笑,“要好好嘉奖你才是。”

李玉贵霎时寒毛乍立,扑通一声跪下了,趴在地上打着摆子说:“回万岁爷的话,锦书在景和门夹道上遇着了皇后主子和几位小主,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后来皇后主子把人都支开了,连身边的人都让远远站着。奴才呆蠢,她二位说了什么,奴才不得而知……”

皇帝连个缘由都没问,霍地站了起来,穿过交泰殿直奔坤宁宫而去。到了门前也不论宫门有没有下钥,抬腿就是一通猛踢。里头太监慌忙开了门,还没等磕头,皇帝一阵风似的闯进正殿里,惊坏了一屋子上夜的宫女。

“奴才给万岁爷请安。”皇后身边的高嬷嬷蹲了个福,“皇后主子今儿犯了宿疾,才安置下的,请万岁爷宽坐,奴才这就进去给主子报信儿。”

皇帝哼了声,“宿疾又犯了?朕瞧她心力好得很呢!”说罢一提袍子便进了寝宫里。

皇后早听见了声音,心里暗道不妙,忙挣起来迎驾,皇帝已经进了暖阁,站在八字插屏前,脸色铁青,活像个阎王。

皇后心上急跳,她自然是知道他因何而来,说实话,她真没料到锦书那丫头有这样的胆色,居然真的从皇帝眼巴前逃了!这样的结果好是好,只是她成了活靶子,皇帝这关恐怕难过。

“主子这会儿怎么过来了?”皇后装得若无其事,披了衣裳下地来,像以往一样伸手替他解扣子,一面道,“歇在这儿怎么不叫人传个话?我都躺下了,多失礼啊。”

皇帝一看她这宠辱不惊的样儿就来气,他知道她不简单,她统领后宫,很有些四两拨千斤的手腕,可她容得下那些妃嫔,为什么偏偏容不得一个锦书呢!

他拉下了皇后的手,“朕问你,今儿晌午你和锦书说了什么?”

皇后的眉梢浮起了讥诮,“我的万岁爷,您急赤白脸地进坤宁宫,就是为了来兴师问罪的?”

皇帝从没有像此刻这样厌恶过皇后,她在笑,他恨不得把那副假模假式的表情从她脸上扒下来!看着他威严尽失她很高兴吗?

他退后一步乜斜她,眼神冰冷入骨,“少和朕打马虎眼,是你调唆她逃宫的,你就是不说朕也知道。皇后,你聪明一世,这回却用错了地方。说,你把她弄哪儿去了?”

“主子,您这是要冤死我么?”皇后喉头直发哽,眼前这人哪里还是从前举案齐眉的丈夫?简直就是个索命的冤家!这趟锦书一走,竟把他的魂也带走了,连脸面都不顾了,国事不问,动用京畿守卫满世界找人,闹得朝廷军机里沸沸扬扬的。看来她盼着锦书消失平息事端的愿望落空了,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如今夫妻成了怨偶,就凭着他眼里的恨,她还奢求什么!

皇后垂手站在龙凤呈祥流苏帐幔下,朱红的抱柱映红了她的半边脸。她抬高了下巴,竭力维持她的骄傲,缓声对皇帝道:“您知道锦书这丫头主意大,她要是不想走,靠我三言两语能打发吗?您如今是欲加之罪,奴才也无话可说。只是您想过她为什么要走吗?她原本和太子好好的,是您偏要横插一杠子,弄得他俩有情人难成眷属,错都在您,您知不知道?锦书爱的是太子!是太子!您横刀夺爱,还给太子指了婚,您硬生生拆散他们,她恨你,没了指望,还留在宫里做什么?不走,难不成还做您的禁脔?”

皇后的话把他的心捅出了个血窟窿,他知道!都知道!每个人都怨他,他们都憎恶他!

皇帝恼羞成怒,他堂堂一国之君,要干什么还轮得着他们指指点点吗?他一把抓住了皇后的衣领,皇后本就单薄,叫他手臂一抬,就像拎只鸡仔子似的拎了起来。他怒到极处反倒镇定下来了,眯起眼道:“你别想混淆朕的视听!大道理用不着你来说,你只要把她的下落老老实实告诉朕。她一个姑娘家没出过帝都,能躲到什么地方去?是不是你把她藏起来了?”

突然又是一激灵,上天入地找不着,莫非遭了黑手吗?他呆怔着,被自己的想法吓着了。

皇帝撒开了手,他看着皇后,眼里的蔑视毫不掩饰。他说:“皇后,朕素来敬你,也信得过你,你不要做什么有损夫妻情义的事才好。锦书在朕心里的分量,朕多作掩饰也无益。既然到了这份上,朕不妨告诉你,朕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她。她安然无恙,那么大家太平,倘或她有个三长两短,届时再大动干戈,大家脸上无光。”

皇后的眉心拧成了一个死结,这是威胁她吗?大动干戈?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也不必拿这个来吓她!她淡淡一笑,“万岁爷,您是大英天子,眼下为一个小丫头神魂颠倒,传出去多叫百姓齿冷啊!奴才垂髫之年嫁进王府,和您做了十六年的夫妻,奴才待您,是天地可鉴!人都说夫妻本是一体,您这样对奴才,不会觉得疼吗?不会良心不安吗?”

皇帝漠然转身,“你原是朕的臂膀,谁敢动你分毫,朕自然是痛彻心扉的。可一旦这臂膀上长了坏疽,累及了性命,要割,要砍,朕也在所不惜。”

皇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噗噗落进脚下的芙蓉毡子里。她是他的臂膀,锦书却是他的命!只要能保得住命,他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是不是这样?

他要走了,她陡起惊觉,他这一走,下次再见会是怎样一副局面?皇后慌忙抱柱他的腰,贴着他的后背哀求,“皇上……澜舟,咱们以前多好,您都忘了吗?锦书既然走了就由她去吧!您心里有她就请放她自由,我看她日日在这宫里煎熬也不是长久的方儿。或者她远走天涯才能有一条生路,别再找她了,这是为她好,也为您好,您听我一句劝吧!”

皇后母仪天下,一向都是端庄稳重的,从没有这样忘情失仪过。皇帝不是铁石的心肠,他还记得那个挺着肚子站在梅树底下送他出征的身影,他虽不爱她,却有满心的感动,发誓等将来取了天下,一定封她做正宫娘娘,再不叫她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他登基御极,睥睨天下,她成了整个大英最尊崇的女人,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锦书出现了,她把纯净无波的世界搞得一团糟,到了今天这一步,再说怪谁还有什么用!他成了个半疯,陷进了泥沼里,再也不能出来了。

皇帝慢慢解开她的束缚,回身哀戚地看着她,“朕撂不开手,朕是平常人,也有七情六欲。朕不过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又何苦为难朕。”他注视她,嘴唇抿成一个凉薄的弧度,顿了顿方道,“朕来问你,既然你不肯说,那便罢了,朕不信翻遍四九城找不着她。”

他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坤宁宫,只留下瘫坐在地上的皇后,对着棂花扇门泪流满面。

皇帝回到乾清宫,九门提督查克浑已经在门上候着,远远飞奔过来打了个千儿,又紧走几步上前来,垂着手恭恭敬敬叫了声“主子”。

皇帝看他那样儿就知道还是没有头绪,这查克浑是南苑王府的家臣,早年也立过赫赫战功,如今过上了安稳日子,愈发的不成器了。

皇帝冷冷看他,他弓着身,大约是有些惶恐,手在土尔扈特腰刀的刀柄上不停的捏放。

“怎么样了?”皇帝径直往汉白玉台阶上去,眼角瞥见他跟在一旁,又问,“还是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查克浑道:“回万岁爷的话,自打庄王爷说的马找到之后,奴才在那家客栈附近细细地盘查,问到取灯胡同,有个汉民婆子说,是有这么个小后生和她打听过出城的事儿,她指了东直门给她,后来人往羊尾巴胡同去了。”

皇帝忙回过头来问:“就她一个人吗?”

查克浑道:“是,锦姑娘是独身一人,身上还穿着出宫时候的衣裳,那个汉民婆子看得清清楚楚的。”

要出城去,光凭她一个人能往哪儿去?皇帝说:“把画像发到城里各处租车铺子去,但凡看见相像的人,先别问出处,一律扣留下来,只要留住了人,回头给重赏。”

查克浑应了个“嗻”,“奴才往各门上加派了关防,进出城要衙门签办的良民文书,奴才料着,锦姑娘就是插翅也难飞出铁桶一样的北京城去。”

皇帝瞥了他一眼,“光说不练假把式,人在城里总有露头的时候,要是叫她出了城,查大人,你的阳寿就到头了。”

查克浑打了老大一个寒战,讷讷道:“奴才省得,奴才一定拼尽全力,不敢有负主子圣望。”

殿里燃的安息香叫人头疼,宫里原有定制,什么时辰点什么塔子,眼下已近亥正,到了安置的时候,按着常规是该人定了,可人能定下,心却定不下来。他像架在火上烤似的,焦躁得没了边儿,对侍立在书架前的长满寿斥道:“怎么没眼色?多早晚有正殿里点安息香的规矩?还不撤了!”

御前的人吓得直抽抽,手忙脚乱地把铜香炉搬了出去。查克浑惊出一脑门子汗,偷着觑了眼天颜,闷声道:“请万岁爷息怒,奴才请万岁爷的示下,明儿中晌要是再没信儿,请万岁爷准奴才挨家挨户的盘查。先前只查客栈酒肆和车马驿站,万一锦姑娘留宿在百姓家里,岂不白浪费了时候?奴才知道主子不愿扰了平民的清静,可眼下还是找着姑娘要紧。”

皇帝想了想,到了万不得已只有这么办,他顾不上别的了,再找不着她,他是一刻不能活了。他点了点头,“以午时为准,午时还没见人就办吧。逮着了别为难她,不论什么时候,全须全尾的带来见朕。”

查克浑“嗻”了一声却行至殿外,抹了把冷汗无语望天。苦差事啊!四九城东西两城统共有十几万户人家,还有人口频繁流动的大杂院和本司胡同、演乐胡同这些个粉头子云集的地儿,这块硬骨头要啃下来得花多少气力,光想想就叫人下盘发虚。

李玉贵拢着袖子站在滴水下,拿眼睛问外头寻人的进展。查克浑一脸菜色,无奈地摇了摇头,抬手整整甲胄上的前挡,憋着气朝乾清门上去了。

御前的太监高乐猫着腰出来冲他勾手,“总管快来,万岁爷传呢!”李玉贵赶紧垂手进去打千儿,“主子爷,奴才在这儿伺候呢!”

皇帝靠在御座儿上捏自个儿的眉心,声音里都透着倦意。他说:“叫你打探的事儿怎么样了?”

李玉贵一凛,哈腰道:“回万岁爷,太子爷那儿没什么动静,景仁宫早就下了钥。太子爷斋戒后回书房里看书,听说锦书丢了就发了会子愣,一句话也没说,就打发人收拾行礼,准备着明儿出湖广督察军饷的事儿了。”

皇帝生性好疑,总觉得太子不会这么若无其事把这件事撂在一边不管不问。自己的儿子自己明白,太子重情,他对锦书的爱不会比自己少,不过现在暂且压抑,到底是烟消云散了,还是积攒起来爆发,还得走着瞧。

“仔细留意着,那里一有动静就来回朕。”他站起来往暖阁里去,仰天倒在褥子里想休息,眼睛又干又涩,脑子却十二万分的清醒,从第一回在太皇太后屋里见她开始,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越想脑仁儿越疼。他那样爱她,只知道爱她,一心想把她拴在身边不让她离开,可她的心思他知道多少?或者还不如太子了解她。自己眼下浑浑噩噩也无用,也许太子知道她的下落,他们私下一定有过接触。

慕容家满门被他像除草一样连根拔起了,她在宫外绝没有亲人可投奔。亲人……撇开那死活不知的慕容永昼,她还有什么什么牵挂?

皇帝猛然惊坐起来,他怎么忘了这茬!慌忙喊李玉贵,嗓音都带着兴奋的颤抖,“去传令军机处拟诏,着河南总督指派一牛录绿营兵上泰陵候着,要密切留意永宁山下一草一木。朕知道她孝顺,倘或九门上有个疏漏把她放出去了,她出了四九城没有不去祭拜父母的道理。快!”他在引枕上奋力一拍,“你杵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

李玉贵被吓得舌头都捋不直了,“嗻”字说得不成了调,连滚带爬的出了暖阁,一路飞奔往贞度门方向去了。

太子在桌前静静坐了四个时辰,人都木得没了知觉。他狠狠瞪着眼前的那行楷书,什么“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他以为读佛经能涤荡心中怨恨,谁知没有半分半毫的作用。

他合上书页下死劲儿掼在桌前的金砖上,皇父不是爱她,拿她当宝贝吗?怎么把她弄丢了?既然不在乎,为什么还要和他抢?他可比唐明皇高明多了,堂而皇之顺走儿子的心上人,做皇帝真是个好差使,愿意干什么都没人敢追究,难怪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要往那个高位上爬。他看一眼印盒里的金印龟钮,血红的印泥直晃人眼。他攥紧了拳头,总有一天要换成玉印,到时候他也能随心所欲了是不是?

容升在槛窗下探头探脑的,他疲乏地应了声,“进来。”

“主子。”容升膝头在金砖上一点,“皇城根下都设了关防,还是没有眉目。”

他叹了口气,“接茬儿找,要是能在皇上之前寻着她,想法子把她送到庄子上去。”送到那里去……他不做这个太子了,大业也不图了,带她离开,远走高飞。

容升为难地说:“可惜只剩下半夜时间,明儿您就要出京了,离了城鞭长莫及啊。”

太子动了动僵硬的腿,眼神飘向槛窗前的那株盆景梅花,“出了京和姜直分道走,先不去湖广,先上易县去,慕容家的祖坟在那儿呢!碰碰运气吧,万一时候对了恰巧碰上,那就是命里注定的缘分了。”既然命里注定还顾忌什么!太子把脸埋在臂弯里,有千万种想头,却仍旧觉得空虚,惆怅无边。

厉三爷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谁摊着这么糟心的事儿都不能好过!家里来了个大宝贝,是送也不好留也不好。留了怕得个窝藏逃犯的罪名,送嘛,四九城围得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要把一个大活人送到城外头,谈何容易!怪谁呢?怪就怪苓子多事,女人心软乎,明知道是个大麻烦,还往家里领,这下子可怎么办才好?

他借着檐下上夜的灯往边上看,她倒是呼吸匀停,没事人一样。厉三爷那叫一个百爪挠心哟!他伸手攮了攮,“苓子?媳妇儿?”

苓子闭着眼问:“想着什么好法子了?”

敢情这位也没睡着!厉三爷索性摸索着坐起来,他愁眉苦脸地说:“要出城也不是不成,二哥哥在朝阳门上管粮运,那道门上多走官车,最不济弄套押粮的行头给她换上,混在人堆里兴许能过关。可这是险招,万一露了馅儿,害了咱们不算,还要拖累二哥哥。”

苓子也摸黑靠在炕柜上,喃喃道:“横竖给想想辙吧!这回帮了她,也不枉我和她好了一场。”

厉三爷转脸看着她说:“我的傻媳妇儿,你还真是一根筋的主儿!我觉着你送她出城不是什么好事,可能反害了她。你想想,她一个姑娘家,没亲没眷的,出了北京城往哪儿去?要是路上遇着些有歹心的人,出了点什么事儿……哎呀,那可比在宫里受罪一千倍!”

苓子叫他一说也怔住了,懊恼地嘀咕,“那你说怎么办?她铁了心的要走,眼下也出了宫,还能怎么?把她硬绑着送回去?那她不得恨我一辈子!”

厉三爷吧唧了一下嘴,“我就说你们娘们儿办事欠考虑,她自小在宫里长大,外头的人情世故全然不知,也料不到人心有多险恶,闷着头出来了,还整出这么大的动静,宫里当家的能撒得下手也就罢了,这会子闹得,你瞧瞧!”他扭了两下凑过来些,低声道,“若依着我,还是往宫里报吧!我当面求见万岁爷,把事儿说清了,主子爷不是拿她当心肝吗?就是回去了也不会有什么责罚,只会往高位上晋,这样对她才是最好的。”

“不成!”苓子吊高了嗓子,“她拿我当姐妹,我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儿!”

厉三爷慌忙来捂她的嘴,“姑奶奶,别嚷,叫她听见了不好!”他大叹一口气,“我是为她好!你别一时婆妈,回头害了她一辈子!你说是在宫里做主子娘娘好,还是漂泊在外嫁个庄稼汉子好?也说不准连个庄稼汉都嫁不上,落到坏人手里头,卖到窑子里去怎么办?你这才是造大孽呢!”

苓子没了主意,呆呆坐在那里瞎琢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摇头说:“让我干这样的事,我良心不得安哪!她会记恨我的,好不容易逃出来,我还出卖她,她见了我非得咬下我一块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