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杨文清(1/4)

x,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杨文清

等杨文清平静下来的时候, 饭菜都已经冷透了,他起身开门, 就见父母在那无声的哭, 杨文清一愣,接着叹了一声。

“我去洗把脸,饭菜请人热一热, 我们吃了吧。”

这顿饭, 在他心里是有很大分量的。

“好,我这就去请他们热一热, ”杨父赶紧道。

饭菜他们一点汤都没有剩下, 杨文清回到家后, 还和父母说了一会儿话, 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视, 这才起身回房。

城里早就通电了, 杨文清却没有开灯,而是一步一步来到衣柜前,把那行李箱拿出打开后, 拿起那张画, 在漆黑的夜里, 一点一点地抚摸……

第二天孙玉兰等人要回文工团, 杨文清淡笑着让她照顾好自己,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这个哥哥绝对义不容辞。

孙玉兰抿了抿唇, 随意点了点头, 接着便第一个上了车。

杨文清一直盯着她的身影, 一直到她上了车找了个角落位置坐下,车外的人只能看见一点点头, 他才收回视线。

车开走后,杨文清让同事先回去,他借口有事儿,站在那里许久许久,直到浑身发冷后,他才迈着僵硬的脚步离开。

“他咋就过不了自己那坎儿呢,”杨表哥得知这件事后,在姑姑和姑父面前也有些难受。

“他说不能拖累人家姑娘,”杨母微微一叹,“你也知道他其实是倔得很,认定的事儿,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我就担心他以后都不愿意……”

不愿意成家。

杨父也因为这个发愁。

杨表哥眉头紧皱,“我找他谈谈。”

于是在杨文清休息的时候,杨表哥上门说请他出去喝茶,杨文清不疑有他,跟着一道出去了。

等到了茶馆,杨表哥拉着他来到已经坐了两个人桌子那坐下时,杨文清才发觉不对。

“表嫂。”

他没有翻脸,先给表嫂打了招呼,再对她身旁的姑娘点了点头。

姑娘好奇地看了他几眼,回了一个笑。

表嫂和她朋友并没有待多久,等她们走后,杨表哥问道,“你觉得王女士怎么样?”

“很好,”杨文清喝了口茶,“她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良人。”

这是一句话就把他想说的给堵死了啊。

杨表哥无奈地捂住额头,“文清啊,你不可能做一辈子光棍吧?”

杨文清放下茶杯,满脸认真地看了过去,“我确实有这个打算,并且想找个时间和爸妈他们谈谈。”

杨表哥满脸严肃地看着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现在还年轻,姑姑他们也还陪着你,说句不好听的,姑姑他们总有一天会走在前面,那时候你也年纪不小了,每天回到家里,没有一口热乎饭,没有孩子围绕你,是很凄苦的!”

“我觉得和别人结婚,才让别人苦,她不仅要照顾我,还要照顾我们的孩子,她是我的妻子,不是我的佣人。”

杨文清淡笑道。

“你不能这么想,”杨表哥还想说,却被杨文清打断了。

“表哥,我还有事儿,先回去了。”

说完,杨文清就起身走了,走之前他还去把账结了。

杨表哥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有些气恼道,“真是头倔牛!”

杨文清回到家时,杨父他们并不在家,所以他就坐在书房写东西。

中午二人回来时,杨文清在饭后说起这个事。

杨母别过头擦了擦眼泪,把跪在他们面前的杨文清扶起来,“傻孩子,我们想让你结婚,是怕你下半生过得不快活,你不想结婚,那我们也不会逼你。”

“是啊,”杨父也道,“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也就是孩子能幸福一辈子。”

不过晚上的时候,杨父和杨母吃了饭就出去锻炼了。

他们想着既然儿子不结婚,那他们就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些,也能多陪他走一段日子。

即便他们现在也还不算老。

杨文清为了不让自己想孙玉兰,开始忙起来了,工作外不是看书就是写书。

这天,杨父跟杨文清说起东门巷的那套房子,“你三姨他们也不继续租了,那这房子留着也没人气,不如就卖了?”

杨文清想起之前杨继西曾向他打听过房子的事儿,于是便道,“我写信问问继西哥。”

“好好好。”

虽然是卖,可他们还是想把房子卖给爱护房子的人,那毕竟是他们住了那么多年的地方,有感情的。

很快杨继西就回了信,因为要办很多手续,加上还有点事儿,所以杨父便亲自回去了一趟。

杨文清和杨母买了许多东西,让杨父一道带给杨继西。

“嫣嫣那孩子不知道长成啥样了,”杨母帮着打包东西时,还念着呢。

“肯定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杨文清说。

“那是一定的,你继西哥和你桂芳嫂子那模样,生下的姑娘能差?”

杨母哼了一声说。

“有道理,”杨文清忍着笑应着。

等杨父回来时,跟他们说起杨继西家的变化以及嫣嫣等,杨文清听得很认真,没有几天,杨继西寄过来一大包东西。

杨母当下就选择了干菇和鸡炖上了,喝着鲜美的鸡汤,杨文清叹道,“继西哥他们的日子也不错。”

“只要人勤劳、踏实,那日子铁定是不错的。”

杨母笑眯眯地说。

“是这个道理啊,”杨父连连点头。

因为寄过来的特产太多,杨文清他们还送了一些给朋友亲戚啥的。

杨表哥喜欢干菇得很,还对杨文清道,“我能买点吗?”

“这东西不好得,我听继西哥说过,要走几天的路,才能到崂山那边,然后和他们换东西。”

杨文清说。

“那这东西挺麻烦的,”杨表哥有些遗憾,“下次你兄弟再给你寄,你想着我啊。”

“知道了。”

杨文清点头。

个体经济政策实行后,杨文清就赶紧给杨继西寄了信,他们家也开了两个铺子,顺带给杨继西也找了货寄过去。

得知孙玉兰要成家的消息时,杨文清愣了好久,这分明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他应该为孙玉兰感到高兴的,可杨文清还是很难受。

是他放的手,也是他最难受。

活该。

杨文清骂自己。

骂完后,他又去准备礼物,说好了要给她添嫁妆的。

东西寄过去后,杨文清很忐忑,他怕孙玉兰不收。

接到对方电话时,杨文清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慢了好几拍。

他又激动又高兴,连连祝福着孙玉兰。

孙玉兰的声音很平静,也很感谢他寄过去的东西,“但太多了,也太贵了。”

杨文清怕她不收,“做哥哥的,给妹妹添一份嫁妆不行吗?”

孙玉兰沉默许久后,没有说退回来的话。

杨母他们知道孙玉兰结婚后,在杨文清面前是一点都不敢提,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杨文清哭笑不得。

“其实我真的挺高兴的,你们别胡思乱想。”

杨父和杨母不信,杨表哥他们自然也不信。

都是一副“我们知道你难受但是我们不说”的样子,让杨文清郁闷不已。

其实刚开始知道那个消息他是难受的,可在给孙玉兰准备礼物的时候,他觉得是幸福的,因为孙玉兰幸福。

杨文清不爱搭理这些人,正好一个文会,认识了几个喜欢钓鱼的老爷子,于是闲时也不在家里看书写字了,跑去钓鱼。

别说,这玩意儿还真会上瘾,杨文清不仅白天钓,偶尔还会和他们约夜钓。

杨父不放心啊,于是就跟着一道去,结果也给喜欢上了,父子二人有时候满载而归,有时候提着空桶回家。

“不打算结婚,那孩子也不养?我跟你说啊,我正准备让我儿子儿媳妇他们去领养一个孩子呢。”

这天,杨母下班时遇见老朋友,于是说了几句话,得知杨文清不打算结婚,老朋友语重心长地提起孩子的事儿。

“你儿子他们领养?咋回事?”

杨母一愣,追问道。

老朋友叹了口气,“怀不上,没缘分呗,他们去检查过,说啥血啥啥,我也不懂,反正就是很难有孩子,我就说干脆领养一个,只要夫妻感情好,领养的孩子好好养着,那也是一家人啊。”

“你想得通透,”杨母赞道。

“所以你回去也和你们家老杨商量商量,不行就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

老朋友劝着。

杨母动了心,回到家见杨父做好饭菜,和杨文清就等着她下班回来吃饭呢。

她笑着去洗了手,吃过饭后,见杨文清出门去了,她赶紧拉住杨父说起领养孩子的事儿。